心学|心学即实学,浙东文化自宾之道( 二 )


陆则坚持立本为大 , “学苟知本 , 六经皆我注脚” , 因而反对繁琐哲学 。 缘此 , 陆门子弟都以“尊德性”为立身之本 , 四明四先生都重德性 , 并言行一致 。 他们做官廉洁爱民 , 以德行政 , 说“政事不出于德 , 非德政也”;教书以德育人 , 学生中多有德之士 。
四明四先生的道德文章 , 为南宋一时之人望 。 文天祥发出由衷赞叹 “一时师友 , 聚于东浙 , 呜呼盛哉!”“四明学派”重道德实践 , 连朱熹也认为“游陆氏之门多践履之士” 。
明代的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心学 , 同时也吸收了杨简“意”的某些观点 , 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 。 良知说和知行合一说是对理学重知轻行、重先验轻实践思想的批判和修正 。
他认为良知是人本性具有的美德 , 致良知的“致”就是行 , 知和行要一致 , “知是行的主意 , 行是知的工夫” 。 他教导学生 , “吾辈为学重在实践 , 不实践不足为学 。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到了明末清初黄宗羲时又有新的发展 。
入清以后 , 黄宗羲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宋元明以来儒学诸大家的学术思想 , 取精用宏 , 对宋明儒学 , 分人立案 , 作了精微的阐述 , 所著《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 , 影响深远 。
黄宗羲又进一步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来研究王学 , 扬弃了王阳明思想及其后学的唯心成分 , 继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 , 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现实 , 主张“经世致用” 。 他推崇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那样能任天下之重的政治家、思想家 。
在经济思想上提出“工商皆本”的重要观点 。 黄宗羲出生在余姚 , 宁波是他活动和讲学的重要基地 。 黄宗羲思想的形成 , 和海运、商贸、经济发展较早的宁波社会氛围当有一定关系 , 反过来又对宁波人的经商积极性有正面影响 。
【心学|心学即实学,浙东文化自宾之道】以黄宗羲为学宗 , 由万斯同、章学诚等史学家全面发展 , 后由全祖望集其大成的浙东史学 , 就是由心学向实学转化的浙东文化之学术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