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心学即实学,浙东文化自宾之道

璞瑅学宫
黄宗羲又进一步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来研究王学 , 扬弃了王阳明思想及其后学的唯心成分 , 继承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 , 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现实 , 主张“经世致用” 。 他推崇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那样能任天下之重的政治家、思想家 。
心学|心学即实学,浙东文化自宾之道
本文图片

宋以前宁波的学术文化要远远落后于宁波的商贸文化 。 自两宋以来 , 宁波人不但开始重视学术文化的建设 , 而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
北宋庆历年间 , 有杨适、杜醇、楼郁、王致、王说等硕儒在四明讲学 , 培养了一批人才 , 开创了四明兴学重教的好风气 。 南宋时 , 明州既是当时重镇 , 也是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 同时也是“浙东文化”的开创时期 。
儒学发展到南宋 , 明显地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两大学派 。 心学和理学原是同宗 , 都以孔子之道为道统 , 崇尚孔孟的仁义思想 。 心学与理学的分歧始于对孟子“性善论”尽心知性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太极和无极”、“格物致知”、“尊德性而道问学”等问题的不同认识 。
理学以先验的“理”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 。 程颐说 , “未有这事 , 先有这理 。 ”“天理”主宰一切 , 人的一切作为 , 合于天理便是善 , 违背天理便是恶 。 朱熹又进一步认为 , “人之性之所以为人者 , 是天理 。 ”他们又将人之性分为“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 。
理学家将人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要求都看作为“人欲” , 而人欲是危险的 , “欲则水之流而至于滥也” , 人欲是恶 , 因而人性中常会发生“理欲冲突、天人交战”的情况 , 所以理学家竭力主张“存天理 , 去人欲” 。 这种观念大大地扼杀了人的本能 , 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 。
与之对立的象山心学 , 则认为心即是理 , 理在人心之中 , 人只要保持赤子之心 , 清除后天的污染 , 天理和人心并无二致 , “盈天地间皆心也 , 人与天地万物一体 , 故穷天地万物之理 , 即在吾心之中” 。
陆九渊认为理学的“天理人欲之分极有病” , 对人的欲望不能一概否定 , 要分清这欲望是正当的还是邪恶的 , 主张“切己自反 , 改过迁善” 。 他还指出 , 看一个人是否有道德 , 要从他日常生活中去看 , “道理只是眼前道理 , 虽见到圣人地步 , 亦只是眼前道理 。 ”重视人的自然本性 , 反对理学对人性的束缚 。
当时 , 陆九渊的几位弟子如杨简、袁燮、沈焕、舒璘等都是四明人 , 又同时在明州开馆授徒 , 所以影响很大 , 被称四明四先生 。 后人将四人的思想学说统称为“四明学派” , “四明学派”实质上就是“心学”派 。
杨简在陆九渊“心即是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意”字 , 他说 , “此心本无过 , 动于意斯有过 。 意动于声色故有过 , 意动于货利故有过 , 意动于物我故有过 , 千失万过皆有意动而生 。 ”故孔子每每戒人毋意毋必毋固 。 他认为 , “意如云气 , 能蔽日月光明” , 意害道害心 , 是人之至善之性的大敌 , 因而不良意念一旦流露 , 就必须将它克服 。 他在《绝四记》写道:“人心自明 , 人心自灵 , 意起我立 , 必固凝重 , 始丧其明 , 始失其灵 。 ”这对象山心学又有新的发展 。
象山心学与朱熹理学另一个分歧点是对《中庸》中“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的不同解析 。
朱陆两派在江西鹅湖会上展开激烈辩论 , 陆九渊认为 , “尊德性而道问学”以“尊德性”为大 , “先立乎其大” , 其他学问都能随之而归 。 如果本体不立 , 只在问学上下工夫 , 就是无源之水 , 学问虽多而无益 。 朱熹则认为 , 要尊德性先要道问学 , 学者要以问学为先 , 格物穷理是入圣的阶梯 , 要学者反反复复去读圣贤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