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我是“不识书中仙,终日太疯癫”的疯癫妍,我来回答 。
开宗明义,萧纲的文学思想,可归纳为以下4点 。
1、倡导提高抒情感物类作品的文学地位;
2、强调文学作品要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3、在文学创作中 , 强调“天才”的作用;
4、在形式上,要求文学作品结构紧凑,语言明朗、工稳、流美 。
我将从以上四点回答问题 。
01 提高抒情感物类作品的文学地位自汉末建安文学进入自觉发展的阶段之后,大多数人对于并不直接为政教服务、只是表现个人情感和日常生活情景以及描绘物象的诗赋作品,都很重视 。


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文章插图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说的文章“不朽之盛事”, 就包括此类作品 。萧纲也同样如此 , 其在《答张缵谢示集书》说:
“日月参辰,火龙黼黻,尚且著于玄象 , 章乎人事,而况文辞可止,吟歌可辍乎不为壮夫,扬雄实小言破道非谓君子 , 曹植亦小辩破言 。论之科刑,罪在不赦 。”

引文中的“文辞”、“咏歌”就是指抒情感物之作 , 他在这段话里非常鲜明地表现了热爱“文辞”、“咏歌”的心情 。
他接着写道:
“至如春庭落景 , 转蕙承风,秋雨且晴 。檐梧初下 , 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 , 乍动严驾,车渠屡酌,鹦鹉骤倾 , 伊昔三边,久留四战,胡雾连天 , 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塞笳 , 或乡思凄然,或雄心愤薄 。是以沈吟短翰,补缀庸音 , 寓目写心,因事而作” 。

这段文字可以看做是他对于创作兴感的原因:因季节变换、亲宾宴赏、边塞征战而“寓目写心”慨然有作 。

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文章插图
结合萧纲的创作 , 可以更好的理解他对于文学中抒情感物的重视 。他在《昭明太子集序》中说:
“窃以文之为义,大哉远矣……故《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籍生 , 书契作,咏歌起,赋颂兴,成孝敬于人伦 , 移风俗于王政,道绵乎八极,理浃乎九垓,赞动神明 , 雍熙钟石,此之谓人文 。”

从字面看来,萧纲确并不否定“人文”对于移风易俗、治国平天下以至感动鬼神的政教作用 。但既泛称为“人文”,其中也就包含了一般抒情体物的诗赋作品 。


从萧纲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 , 他抬高诗赋地位的论证方法,一是将“人文”与“天文”相附会,以“天文”之崇高证明“人文”之重要,二是将并无政教意义的诗赋之类与礼乐刑政、儒家经典以及封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性文章合在一起,泛称“人文”,借后者以抬高前者 。
抬高一般抒情感物之作的地位,体现了他对文学审美性能的重视 。
02 强调文学作品须有打动人心的强大艺术力量萧纲在《与湘东王书》中说:
“比见京师文体,懦钝殊常 , 竟学浮疏,争为阐缓……既殊比兴,正背《风》《骚》 。若夫六典三礼 , 所施则有地,吉凶嘉宾,用之则有所 。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 。吾既拙於为文,不敢轻有所奇摭,但以当世之作 , 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杨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 。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