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 , 我想暂时抛开封建王朝的影响(这点肯定是存在的),而从其他角度来谈谈 。我们可以用宋明理学中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为例子来简单说一下 。
- 最早 , 《礼记》中提出“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大意是有的人最后成为畜生了,物化了,是因为他泯灭了天理道德,更无止境地追求人的本能欲望(如食、色、财、位……)
文章插图
- 后来,二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大意是人如果能灭掉私欲 , 那么天理道德就能明白地彰显了 。
文章插图
- 朱熹又在二程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大意是人心是恶的,大道又是比较精微深奥的(易被人曲解篡改),只有一心一意笃行大道,不偏不倚地研究实践才能成功 。因此,圣贤们说了万万千,归根结底是教人去如之前所说的笃行态度去追求大道 , 灭除人的欲念 。
文章插图
这个例子我个人认为很有意思,似乎它反应了儒教理论的一种共性化的演变历程 。《礼记》本身提出的是造成极端物化的人的根本原因,就好像有人说“做菜难吃的厨子一定学的时候没有认真”;二程在此基础上推演得出解解决人极端物化的办法,就好像有人说“只要认真学习,做菜难吃的厨子还是可以学好的”;朱熹进而又理论推演出明大道的必要条件,就好像有人又说“只有认真学习,厨子才能做出好吃的菜” 。
现在能看出,虽然他们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立足点是不一样的 。《礼记》重在解释一种现象 , 二程重在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论 , 朱熹则是在讲要明大道所应具备的基本原则 。也即是说,我们暂先不管理论本身实践性或可操作性,单脉络来讲,从小范围现象解释到基本原则的确立,儒教在中国历史实际上走的是与现代一些学术研究相反的路子 。现代学术研究常常先从宏观概念开始,然后考察原则,然后有基本的方法论,之后再研究细化理论及其表象用于对前面几者的不断修订、更新、发展 。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大概:
一是因为先秦乃至秦汉时期,作为理论发展的初期,主要从现象上了解本质——这符合人类抽象认识的基本过程——而这些本质成为后世展开理论推演的基础 , 并下意识地想补充前世理论体系化上的缺漏 。但这种补充在以儒教思想为官方正统的环境下 , 又不能做任何修改,必须当做经典或完全正确,适用于解释其他方向,且具备宏观指导性的思想来发展 。这就造成了一种错位 。而这种错位就是儒教思想被固化的根源——下意识或有目的地否认人类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面、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反而把早期某领域的解释当做绝对且广泛的真理(现代很多人同样也在犯的错误) 。由此在理论的构建上就有内在矛盾处,乃至这种矛盾会影响到整个体系最终的认同度问题上 。宋明理学正是在这种固化中,做出了一些不能说错误 , 但较为片面或不完善的判断,由此被后人,特别是接受和感知了西方近现代体系化理论的人定义为曲解 。
二是环境上其他学说无意中提供了支撑 。如《道德经》中的治国原则,其实来源于一种解决诸侯混战的特殊设想:怎么解决战乱带来的问题呢?OK,战乱其实是诸侯的欲望连累了老百姓 , 还要表现功绩让老百姓崇敬他们,甘愿给他们卖命,所以最好“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 是以不去” , 最好“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为什么诸侯要这么劳民伤财的欲望呢?原来是深怕自己的地位、特权不能保持 。那OK,干脆让老百姓吃饱饭,脑袋空空如也 ,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由此进一步延伸理论,那天下就太平 。进而在宋明两代,儒释道的地位已基本被历史确立 , 能找到的被奉为经典的理论资料都异曲同工,那“灭人欲才能存天理”这个原则就应该是成立 。
- 最下饭的十道家常菜做法 有哪些下饭的家常菜
- 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出世思想 道家主张出世还是入世
- 如何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 如何正确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
-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吗 孔子和老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吗
- 曾国藩是儒家学派的吗
- 家庭聚餐准备的10道家常菜 家庭聚餐吃什么菜
-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
- 道家文化的核心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 最受欢迎的十道家常菜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道菜
- 佛家为什么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