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汉八旗

总体来说,得看入伙时间 。
汉军按照如果时间来看主要分两种人,一种是入关前即归附爱新觉罗家的辽东汉人以及原明朝官兵,这些人在八旗里面待久了,也和满洲人差不多了,甚至隐去了汉姓,起满洲姓名 。这一类人在清朝被称为老汉军或者是陈汉军 , 被清室视做满洲家里人 。代表人物比如说清初的范文程、李永芳,清朝中期的阿尔赛,晚清的富明安 。
另一类是入关后归附或者投充进八旗的,代表人物是左梦庚、郑克塽等 , 这一类人属于比较尴尬的群体,没有陈汉军那样受清室重视 。乾隆年间因为他们入伙时间较晚,被乾隆强行请出了八旗,一同出旗的还有八旗还有大批的旗下家奴 。其实这个时候八旗制度也该废除了 , 但是这却是爱新觉罗家仅剩的需要坚持的满洲传统 。这里说句题外话,如果满洲人还没有丧失先祖的进取精神 , 八旗制度在乾隆时期就应该废除了 , 因为乾隆时期八旗人口大量增加,而有限的八旗岗位以及旗人集中居住、限制人身自由的政策造成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 使得底层旗人越过越穷 。
其实汉军的作用最开始主要是牵制、削弱满洲贵族的势力,清初实际上并非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封建制度,比如各旗的王爷、贝勒们都有自己的势力 , 极大的牵制了君权,凡遇有大事君主往往无法乾纲独断,而是需要贵族们开会商议,也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创建蒙古、汉军八旗,实际上是削弱满洲贵族 。
另一方面,作为大汗的皇太极,他发现汉人对权威的崇拜、对君主的服从玩远强于满洲人 , 所以皇太极就必须要利用汉人来完成君主专制改革 。这也引起了满洲贵族的不满,但是在日益强化集权的皇太极面前,这些反抗也越来越微弱 。
但是清朝入关之后,汉军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留守东北老家 , 屯垦戍边;一种是从龙入关,驻防京师和全国 。两者虽然在清朝有着不少不同之处,但是相同之处则是融入满洲都非常彻底 。建国后人口普查,汉军后裔基本上都是报满族 。举一个例子 , 福建省琴江村,以前是八旗水师旗营,人员上汉军占了绝大部分,这村人建国后被报成了汉族,但是一直维系着满族认同,改革开放后全村集体改成了满族 。而东北的汉军旗人,从清朝就开始逐步满洲化,不仅生活习惯和满洲人几乎一致,名义上都向满洲靠近,比如说乾隆朝大臣阿尔赛 , 本是盛京汉军崔氏;还有清末驻防将军、都统富明安 , 汉军袁氏,但是他们都隐去了汉姓 , 起满名 。
不过有时候也是很有意思,在清朝中期汉军被边缘化,或者是两级化 。大部分底层汉军人员往往并不受重视 , 而家世显赫的汉军人员依然可以出入朝堂 。比如说范文程子孙多有不争气的,但是因为范文程作为八旗的汉军贵族,其后世子孙不仅没因为不争气被处罚,还有不少人身居高位,还有人以汉军补满缺;李永芳子孙李侍尧,也曾经被乾隆重用,并以汉军补满缺;还有尚可喜子孙,都曾在清朝官场崭露头角 。但是这帮人基本都有两个共同点,就是有世管佐领且先祖均为清朝立下功勋 。
其实被边缘化也很简单,在汉人看来,汉军旗人不过是满人而已;而在满洲人看来 , 汉军旗人则是两种情况:涉及到满汉之争的时候他们是满人,在涉及到利益分配得时候他们又是汉人 。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是事,除了部分汉军勋贵,大部分底层旗人确实是这样,否则不会有汉军出旗的政策了 。我想在这个以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大帝国里,汉军旗人自己也曾经困惑过身份认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