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

这句话出自《老子》,主要表达了道家之“道”的特点,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具体化方式解释,这句话就是在指明,“道”在追名逐利且完全丧失自我的人眼中是会让人发笑的存在 。
也就是说,“道”属于追名而失去自我之人无法理解而又荒谬的存在 。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子认为,嘲笑道家之“道”的人大抵都属于“沉溺于物欲享受而丧失自己不自知”的人 。其次 , 老子这句话亦指明了“道”的特点,这个特点与“下士”身上特性相对,将其归结到为人处世上,即道家之“道”属于甘处人下,懂得制欲之智慧 。

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

文章插图
1、下士为何会笑?因为自身欲念太深道家的特色之一便是对人的过多欲望进行批判,但是此等批判不是叫人盲目制欲,而是不要纵欲,以免在纵欲中丧失自己,沦为被名利所奴役的“行尸走肉” 。
关于“下士”,《老子》书中是这样说的: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 , 不笑不足以为道 。
放在人生层面来说 , 这句话指明有上中下三种人 。懂得制欲之必要的人属于上士,这种人会能够理解为人处世之“道”,并根据“道”之特点去践行“道”的精神 , 提升自己 。所谓中士,就是说这类人能够理解“道”之一二分真意,但是因为自己还无法完全抛开世俗之欲,于是他们有时候践行“道”之制欲,有时候又有些松懈 。所谓下士 , 就是指一些人完全为名利所奴役,他们仿佛就是为名利欲望而生,而所谓制欲给人带来的身心提高等说法,在他们看来就属“笑话” 。
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

文章插图
有人说,老子这是把人分为三等?不是的 。道家不太喜欢区分是非好坏 。老子此举仅仅只是表明“道”下落到人世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修养经历不一,会大致出现三种情况 。同时,道家有“正言若反”之习惯 。也就是说,老子借“道”将人分为“上中下士”,实则是在告诉人们,面对人世浮动之欲望,人有三种态度 。一种人深知纵欲会让人心灵空虚 , 于是时刻勤勉践行“道”,以求保有一个轻快之身心 。一种人知道纵欲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但是却无法完全抵制这世间诱惑 , 于是时而纵欲,时而又从欲望中清醒;还有一种人,他们完全沉溺于欲望,所作所为不过都是为了物欲享受而已 , 于是“那些为了身心健康去制欲之人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就成了“笑话” 。
因此,我们可以说,下士会笑之原因,就在于自身“欲念”太深 。
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士闻道,大笑之

文章插图
2、“上士闻道,.....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一语中“下落人生之道”的特点其实,“上士闻道 , .....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亦表明了“下落人生之道”的特点 。
首先,“下落人生之道”的特点之一是 , 道家之道,下落到人生层面之意义,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完全理解 。因为道家思想的对立面是“欲望”,“欲望”这种东西想要把控起来比较难的 。再说 , 没了欲望人也无法生存 , 因此,许多人将道家之制欲理解为绝欲,这是一个误区 。退一步来说 , 即便知道道家“制欲”真意,欲望最合适的那个点在哪里始终是人们难以判断的难题 。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懂得“道家”之“道”一思想中的真意且把握住合适的制欲之“节点”,继而能够合理勤勉克制自己,在人世间践行人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