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贵无论的基本观点

王弼是玄学的创始人、也是研究道家哲学的解老元老 。“贵无论”是玄学,玄学不属于哲学因为哲学应该可以论证和实证 。从他对道德经的研究可以推测,王弼的玄学灵感可能来自对老子的误读 。如果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故意)误读误导了军事学院的大教授们,王弼则误导了他之后文人学士对道家哲学的理解 。此外,我不是学历史的 , 但敢说当年的玄学肯定对之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有过决定性的影响 , 颇有点马列主义在现代中国演变的前车之案 。
道德经迷惑人因为老子故意把它写成了正言若反的谜语 。解老必须意识到谜语不是教材,如写成易经、论语一样的教材 , 老子就违背了道家不教、不救的无为之道 。道德经中所谓的无指的是无为而不是无有,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为有生于无(为) 。当真有谁相信无中生有的造物、创世?再如对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如实解读(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02471554847228174/) 。
有对无、多对一是“贵无论”的主要论据,既不可论证亦无法实证 。王弼所谓的无实为空洞的故弄玄虚,因为老子之道的无不是真无 , 而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尝无味、嗅无香臭的真有 , 即自然之道的变化方式 , 老子将其分为不可知的天道和可知的常道,即无为、不争 。无为当然是有、存在的言行所为岂可是无有?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 , 况之曰道 。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
就道的描述而言此话不假,但王弼没说出不可知天道与可知常道的区别所在 。此外,王弼也误解了道之一,
万物万形 , 其归一也 。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
道之一既可指常道之无为的恒一、亦可指天道之无穷的多一或具体多样 。这是事实,可以实证、不必论证 。事实上,数字二只是对一的近似、从来不是真的,试试在现实自然找一对全等、一模一样的东西?全等之物只有在超自然的几何学、数学、理论科学中找得到,那就是形而上学 。
玄学类似于神学,不可实证、亦不可论证,区别在于(西方)神学是(人格化的)鬼神之学如仰信坐在云端、监视人间的白胡子老爷 。玄学也不是(西学)形而上学(超自然学),形而上学不可实证却可以论证 。中国人普遍不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其实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现在小学就教的平面几何 。形而上学从柏拉图的原型理念、到黑格尔及其弟子的正论反论合论、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主导了西方人的思维传统 , 对此国人不识、西方人自己亦无意识 。几何是逻辑,可以论证,但不可实证 。为什么不可实证?因为现实不存在不占空间的点、没有宽度的线、无厚之面,就像黑格尔抽象虚无的对立统一主义 。
谢谢北京东方国学院的邀请 。
接到消息,看了一下我的访客记录,未发现阁下来访的足迹, , 如果阁下稍微用点心就可以了解到我既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知道分子,更对类似考古的国学学术研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既蒙垂爱,尽力而为吧 。。。
【王弼贵无论的基本观点】看了阁下对王弼“贵无论”的理解和分析,感觉并无不妥,,但我对更宏观的“从有从无论”更感兴趣,,只说多一句 , 王对无的利用像是民间对鬼的利用,谁也没见过鬼,谁也无法解释无 , ,其理论充其量也就是儒学的补充,,有你们这些专业人士研究足矣,不多我一个吃瓜群众的参与,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