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故宫陶瓷馆:永乐青花,青花瓷制作上的第二个高峰( 二 )


青花缠枝灵芝纹碗 。

青花枇杷绶带鸟图菱花口折沿盘 。

此盘使用永乐时由西洋进口的“苏泥勃青”料 , 浓重艳丽 , 渗入胎骨 , 并有自然晕散形成的“铁锈斑” , 手抚之有凹凸不平之感 。
国内外现存传世的永乐青花瓷 , 大盘往往以花卉为装饰题材 , 用枇杷绶带鸟为主题图案的较少见 , 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 , 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一件 , 天津艺术博物馆一件 , 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这件最为精美 。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 。 此杯制作精细 , 形体古朴敦厚 , 青花色调深翠 。
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 , 重心在杯的下部 , 口沿微微外撇 , 手握杯时 , 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 , 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 , 故有“压手杯”之称 。
永乐朝御窑青花瓷目前仅见压手杯内底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款 。

青花压手杯(花心) 。
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 ,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 , 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件 。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 , 蝇头小字 , 清晰可辨 。 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 , 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 , 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 , 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 , 既告知器物的年代 , 又使人赏心悦目 。
以花卉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 , 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花内 , 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 。

青花折枝花纹如意耳扁壶 。
此壶造型源自中东地区铜器 , 受到13-14世纪西亚地区黄铜嵌银双耳扁壶影响 。 器型端庄稳重 , 纹饰简洁 , 以写生茶花为主题纹饰 。 花卉题材在永乐、宣德朝瓷器装饰中占据主导地位 。 此扁壶腹部两侧各绘一折枝茶花 , 纹饰醒目 , 布局舒朗 , 别有一番情趣 。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 , 结构复杂 , 装饰华美 。 绘制纹样使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 , 即所谓的“苏泥勃青” , 青花色泽浓艳 , 有晕散感 。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 , 远在三国、两晋时期 , 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 , 瓷烛台随之出现 , 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 。 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 。 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刻划精美的花纹 。 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烛台 , 烛台上有的置蜡烛形插柱 , 造型美观大方 , 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

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
军持有多种式样 , 这种造型的军持创烧于永乐时期景德镇官窑 , 宣德时也有烧造 , 品种有青花、白釉等 , 永乐器不署年款 , 宣德器署年款 。 军持原用途应为伊斯兰教信徒做礼拜时饮水或净手的用器 。

青花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 。
在中国梅瓶从宋代直到18世纪都很流行 。 梅瓶短颈小口 , 形体修长 , 颇似栏杆 。 梅瓶用来插花 , 但许多较早时期的梅瓶都带有一个截头圆锥体形状的盖 , 这说明梅瓶原是装盛液体的容器 , 而后来其主要用途则是作为装饰品和陈设用器 , 它的实用功能反而退居其次了 。 此器纹饰精细 , 布局疏朗 , 体现出永乐瓷器隽永的风格 。

青花缠枝花纹罐 。
此罐造型新颖 , 纹饰繁密 , 描绘细致 , 造型纹饰均具有异域风格 。

青花缠枝纹折沿盆 。
此器仿阿拉伯铜器 , 造型简洁饱满 , 纹饰清晰洗练 。

青花缠枝花纹阿拉伯文当尊 。
此器物造型和纹饰均模仿14世纪西亚地区的黄铜嵌银器 。 其生产之初的名称无从考知 , “无当尊”是乾隆皇帝给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