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百年巨匠:林散之临米芾的样子,发人深省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重磅 | 百年巨匠:“草圣”林散之与“虎痴”米芾 , 原帖与临帖哪个高?
林散之《临米芾长卷两幅》 。
林散之(1898一1989) , 安徽和县乌江人 。 原名以霖 , 号三痴 , 后改名散之 , 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 。 “草圣”的桂冠 , 不是自封的;它自然形成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 林散之先生被称作草圣 , 有其特殊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渊源 。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 , 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 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 , 以“散革”名闻于世 。 奔逸的笔姿 , 划沙折股般的笔意 , 随方就圆、虚实相生的结体 , 磅跨放旷的气势 , 综合构成了先生自我的艺术语言 。 这种语言的穿透力、震慑力、感染力、表现力几乎是本世纪后半个世纪首屈一指的 。 他参展于全国第三、四届书法展的精品便最代表其书法水平 。
林散之书法的突出成就 , 的确极大地满足了现当代的欣赏心理倾向——洒脱与雄强、淡宕与奇变的辩证统一 。 这种现象的产生 , 原因固多 。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 , 林体大草的成功 , 多多少少影响了近年人们对帖派的重新反照 , 如“书谱风”、“尺牍风”、“阴柔美”的郁然出现 , 正是这种回归帖学微澜的后效应 。 可见 , 林先生书法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艺术本身 , 不容忽视 。
林体草法具有相当成熟的包容性、继承性、创造性 。 可从并诸旭、素而仿佛比肩祝枝山、傅山而稍胜 。 来自乃师黄宾虹先生影响熏陶的笔墨功力修养 , 几乎是现当代少见的 。 在此 , 笔者认为 , “散体”草书的用笔与造“线” , 戛戛独诣 , 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在古来不多的笔墨精熟而能返生的大家中 , 应该记上林散之的名字 。 在折钗股、屋漏痕、锥划沙的传统笔法论之外 , 林先生的用笔治理巧妙地探进了一些山水画中的“皴法”意趣 , 又大胆借鉴了山水画的水墨法微妙地拓展了笔法的表现力 , 既新又古 , 近于干擦被释 , 却能在精湛的指腕控制下裹束随意 , 独成新异的笔调 ,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 。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 。 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 , 重视用笔 。 他用长锋羊毫作书 , 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 , 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 , 而且更需千锤百炼 , 把握到其中的奥妙 。 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 , 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 , 他有时行笔缓慢 , 如作楷书 , 线条凝重 , 沉静 , 枯涩 , 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 , 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急转直下 , 如藤蔓檐 , 一气呵成 。 正是这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 , 造成雄伟飘逸姿态 , 磅礴放旷的气势 , 划沙折股的笔意 ,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林散之作书 , 注重变法 。 他说:“审事物 , 无不变者 。 变者生之机 , 不变者死之余 , 书法之变 , 尤为显著 。 ”正是这样 , 他保持着常新的艺术追求 , 从学唐碑到学行书 , 六十岁以后学草 , 兼收诸家 。 自童年摹习 , 白首而成 。 自清代至民国时期 , 碑派书法较盛 , 大家辈出 , 相比之下 , 帖派显得式微 。 林散之投入帖派队伍 , 并成为帖学巨擘 。 如果说在现代帖派中的一些大手笔还依然保留着某种传统中的纤细、柔弱 , 更偏重于秀美的美学特点 , 而在林散之的书法中 , 则极大地加强了雄强、奇变、苍辣的成分 , 从而加强了一种力量感 , 特别在晚年的作品中 , 具有天然浑成的朴厚与洒脱 。 从这种意义上说 , 林散之实践他所谓的“变者生之机”的艺术观念 , 对显得有些萎靡的现代草书 , 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与改革 , 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努力已经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