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喜封金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赵燕华 通讯员 陈倩文
图/赵燕华 彭初
5月6日 , 由中建三局华南公司承建的广东省重点文化工程、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的EPC总承包项目——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 , 高78.2米、地上共11层的美术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 标志着项目主体混凝土结构全面封顶 , 进入幕墙施工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 向文化巨轮扬帆起航迈进了重要一步 。
|这个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喜封金顶
本文图片

“三馆合一”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7.58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约为14.45万平方米 。 包括广东美术馆(含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公共配套服务区、地下车库 , 及室外绿化、道路广场和亲水空间等附属工程 , 配套建设公交首末站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 并预留鹅潭路隧道空间 。
文化巨轮巧妙演绎艺术融合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这个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的项目 , 造型像一艘巨轮扬帆启航 , 层叠、扭转的无标准结构的建筑体块 , 土建和钢结构穿插复杂 , 层层相扣 , 相互制约 。
|这个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喜封金顶
本文图片

该项目依托滨水空间与腹地的视线和空间廊道 , 巧妙地演绎了艺术融合 。 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团队操刀设计 , 采用“文化巨轮、时光拱廊、鹅潭写意、云山艺境”的设计理念 , 建筑东西向长度350米 , 建筑高度呈30米至80米叠级而上 , 三个满载艺术的方形宝盒层叠铸就时代文化巨轮 , 融合自然山水形态抽象写意与理性几何化建筑手法 , 描绘出“云山珠水” , 契合历史文脉 , 续写鹅潭写意 , 以腾跃飞扬的形态塑造滨水开放的大型公共空间 。
复“杂”结构 , 发起穿插挑战
施工方告诉采访人员 , 自2020年5月进场 , 到2021年2月基坑支护、土方施工提前完成 , 从2021年9月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 , 2021年12月两层钢结构连廊提升 , 到2022年5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 历时566天 , 建设过程中 , 项目全体管理人员挑战一项项难题 , 攻坚克难 。
|这个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喜封金顶
本文图片

为确保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交叉施工顺利 , 项目采用“优化节点+分区分段+细部实施”的措施 , 从工厂加工到现场安装 , 严格把控 。 利用BIM技术优化构件节点 , 让小小构件在工厂出厂就基本“成型”;召集各部门进行数次专业交叉界面交底 , 分区分段梳理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确保钢结构、土建结构同时施工 , 导向性安排最优工序;分段浇筑安装桁架楼承板 , 穿插钢筋、混凝土施工 , 实现快速穿插;在钢结构焊缝检测完成后 , 插入土建作业 , 穿插到关键节点 , 构件才终于完成它的使命 。
独“美”造型 , 发起支模挑战
三个馆造型独特 , 建筑主体层高高达8m-14m , 超高支模面积大 , 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 作为跨层高大支模、非标线条施工架体 , 复杂的立面施工部署成为最大的难题 。 项目团队从多角度解决超高支模问题 , 从源头上选用安全性更高、安全富裕度更大的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 , 保证安全性能 。 利用BIM技术打造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三维工艺交底技术 , 对管理人员进行多次三维交底 , 提升现场实施效率 。 各区各层各立面均独立设计架体方案 , 方案编制完成即组织专家论证 , 确保方案可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