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印度著名文豪泰戈尔的诞辰 。
1924年的今天 , 泰戈尔64岁生日是在北京过的 。 他还在这场生日宴上有了一个中文名:竺震旦 。 “天竺”是中国对古代印度的称呼 , 而“震旦”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 为他取名的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
想必梁启超也一定和我们一样 , 都为泰戈尔的诗倾倒过 。
“世界以痛吻我 , 要我报之以歌” , “生如夏花之灿烂 , 死如秋叶之静美” ,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从13岁到81岁 , 泰戈尔的创作极丰且广 。 他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歌 , 12部长篇和中篇小说 , 100多篇短篇小说 , 二十余种剧本 , 还谱过无数歌曲 , 画了千余幅画 。 总之 , 文学、音乐、绘画、作曲他都精通 。
本文图片
徐悲鸿所画《泰戈尔》 , 1940年 , 徐悲鸿纪念馆
人生如诗
最为著名的自然是泰戈尔的诗歌 。 1913年 , 他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奖项 。
泰戈尔的诗名副其实 , 韵脚细密、浪漫优雅 。 为《泰戈尔诗选》(冰心、郑振铎等译)作序时 , 季羡林曾将泰戈尔的诗歌分为三个阶段:爱国主义、菩萨慈眉、金刚怒目 。
这与印度国家命运、泰戈尔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第一个阶段自19世纪70年代起至20世纪初 。 这是印度民族运动酝酿和兴起的关键时刻 , 也是泰戈尔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 这段时间他写了近60篇短篇小说 , 还写了几部诗集 。 在年轻的泰戈尔胸中涌动的 , 是对民族的热爱、对殖民者的痛恨 , 在他笔下自然是对国家对英雄的歌颂 。 比如《被俘的英雄》《戈宾德·辛格》等 。
第二个阶段是从泰戈尔退出反英运动开始的 。 《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 都是在此期间写就 。 明显地 , 泰戈尔的诗歌转向了 , 更模糊更神秘更个体经验 , 这有西方文学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的影响 , 也有个人生活不幸的打击 , 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渡船》中都有记录 。 更重要的 , 可能是印度传统的哲学或者说梵学思想已深入骨髓 。 这或许也是他一直强调东方精神文明优于西方物质文明的重要原因 。
第三阶段从1919年至1941年逝世 。 1919年 , 英国军队开枪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的阿姆利则惨案 , 让泰戈尔重归政治 。 他的诗歌对政治更加关切:热情歌颂受压迫的非洲少数民族(《山达尔女人》) , 讽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入侵中国(《敬礼佛陀的人们》)……
遭遇“脱粉”
正是这一阶段 , 泰戈尔的诗走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 。
矛盾做过“狗仔” , 写过一篇《印度文学家太戈尔的行踪》(注:“太戈尔”即泰戈尔 , 下同);陈独秀1915年就在《青年杂志》上将泰戈尔与托尔斯泰并提;郭沫若还翻译了一部《太戈尔诗选》 , 寄到多个出版社求出版……
很快 , 泰戈尔被请到中国——1924年四五月间 , 泰戈尔先后到达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 , 和中国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
本文图片
1924年泰戈尔访问北京时 , 与辜鸿铭(右二) , 徐志摩(左二)等人合影
虽然沿途各地热烈欢迎 , 泰戈尔在多地演讲引发轰动 。 但这次访华却成了偶像“塌房”事件 。
泰戈尔访华前后 , 他的粉丝便纷纷“脱粉” 。 郭沫若说“(泰戈尔)平和的宣传是现世界最大的毒物 。 ” , 矛盾发文称“我们决不欢迎高唱东方文化的太戈尔” , 陈独秀更是连发20几篇文章批驳泰戈尔 。
- |两院院士吴良镛百岁诞辰前夕,故乡南京老门西的守望者们送上祝福
- 青春|我们正青春丨我们的样子
- 边界|我们正青春丨我们的样子
- 生活|我们正青春丨我们的样子
- 一一|重磅微视频丨我们正青春
- 年轻人|重磅微视频丨我们正青春
- 乍启典|“大家妙笔”—乍启典百年诞辰书画艺术展在高青开展
- |陈忠实诞辰80周年,《白鹿原》已销售400多万册
- 诗圣|走近杜甫——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杭州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