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媒人的雅称 媒人的别称是什么

“媒人”,又有“月老”、“红娘”、“伐柯人”、“介绍人”和“媒婆”等雅、俗称呼 。媒人的专职和兼职自然是说媒,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 。封建社会里在“男女授受不亲”的环境之下,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若要“结丝罗”、“谐秦晋”、“通二姓之好”,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 。因此,围绕媒人及其他雅俗不等的称呼,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来历、故事 。

古代媒人的雅称 媒人的别称是什么

文章插图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 。关于这个称号,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休息,在月光下翻看一本大书 。韦固很好奇,就问老人看的是什么书 。老人回答说,这本书是天下人的婚姻簿 。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 老人告诉他:“口袋里裝着红绳,是用来系男女的脚的,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上一根红绳,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此二人也会结成夫妇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由 。

古代媒人的雅称 媒人的别称是什么

文章插图


“红娘”,是媒人的另一个雅称 。在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 。她巧设机谋 , 最终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 。在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的《西厢记》中 , 我们发现其中的红娘被塑造得更加聪明可爱 。后来,人们便以红娘代称媒人 , 这一称呼明显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
【古代媒人的雅称 媒人的别称是什么】在旧式婚礼中 , 媒人还被称为“伐柯人” 。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后 , 媒人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直到“新人进了房” , 才把“媒人抛过墙” 。
当然 , 媒人通过自已的努力 , 在说成一桩婚事后是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的,这些钱财被称为“谢媒礼”,通常用红包包好,称为“红包”或“包封”,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 。在成亲的前一天,这笔钱连同送给媒人的谢礼 , 比如鞋袜、布料、鸡、肘子等物品 , 一起送到媒人家 。媒人在第二天就要去引导接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圆媒”或“启媒”、“发媒” 。
媒婆,则是或多或少带有贬意的称呼 。意指说媒者巧舌如簧,不考虑男女双方的条件是否般配 , 两边撮合 , 以赚钱收礼为主要目的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传统意义上的“媒人”已不复存在了,即使多少有点像“媒人”一样的为一些大龄男女、再婚人士介绍婚姻的“婚介所” , 这些年也已越来越少了 。媒人,这一职业在时代前行的节拍中 , 已经渐行渐远了 。

古代媒人的雅称 媒人的别称是什么

文章插图
媒人的尊称为月老,雅称为伐柯,别称为红娘 。大家对月老和红娘都比较熟悉和认知,我简单说下伐柯,出自于《诗经》,白话文为:有了斧头,要去砍一个斧柄,要想娶一个老婆呢,要去找一个媒人,作为见证,后人就把媒人成为伐柯或伐柯人,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