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历史评价


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历史评价

文章插图
原因很简单 , 因为有人需要 。
大家肯定听过这句话“思想家的历史地位都是后人捧起来的” 。
为什么这些年冉闵突然热起来了 , 也是因为现在有人需要 。
说冉闵怎么起来的 , 需要顾忌的地方太多,我说一个和冉闵类似的人物,他的遭遇和冉闵很相似,在一百多年时间里默默无闻,甚至被视作异端,但是一旦被人需要了 , 立刻就被捧为大儒 , 思想大家,他的思想、学说的传播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
谁这么厉害?
这个人就是王夫之,也就是现代赫赫有名的船山先生 。
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历史评价

文章插图

王夫之的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绝不是什么“唯物主义思想”,更不是什么“行可兼知”与“知行日进”的思想;最吸引当时汉人的是他对清朝以及满人赤裸裸,不加掩饰的鄙视和歧视:
夷狄焉知仁义,势而已矣 。
夷狄者 , 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 , 诱之不为不信 。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 。
夷狄非我族类者也,蝥贼我而捕诛之,则多杀而不伤吾仁 。
【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历史评价】中国于夷狄弗言哉,殄之不为不仁,欺之不为不信 , 斥其,夺其资 , 不为不义 。
君天下者,仁天下者也 。仁天下者,莫大乎别人于禽兽,而使贵其生,以中夏之治夷.而不可行之九州之外者 。天也 。其不可不行之九州之内者,人也 。惟然,而取蛮夷之土,分立郡县,其功溥,其德正,其仁大矣 。
我想只需要对儒学有些基本常识的人就知道王夫之这种观念以儒家学说看来,属于“激愤之语,不足为后世法” , 王夫之在思想上是承接自朱熹的,但是我们可以看看朱熹《小学》里,程颐、朱熹是怎么看待“夷狄”的: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 , 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恭主容 , 敬主事 。恭见于外,敬主乎中 。之夷狄不可弃 , 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程子曰:“此是彻上彻下语 。圣人初无二语也,充之则睟面盎背;推而达之,则笃恭而天下平矣 。”
所以王夫之在15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可以说是古代千千万万沉默思想家中的一个 。
那么王夫之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这就和晚清政局很有关系了,曾国藩兄弟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朝对曾氏兄弟那是百般防备,曾家兄弟表面上不言,但是内心对这种防备不是没有想法的 , 所以在1865年曾国藩兄弟在南京刊印了王夫之《船山遗书》56种280卷,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夫之的思想才开始广为流传,自然,最吸引汉人知识分子的肯定是他关于“夷狄”的论述 。
史学家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历史评价

文章插图

而随着湘军系以及晚清官场满汉官员矛盾激化,汉人官员们在南方是一种默契,默默传播王夫之的思想 , 也因为如此,王夫之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
欧阳兆熊《致曾国藩》提出:“船山先生为宋以后儒者之冠,同时如顾亭林、黄梨洲均不能及 。”
郭嵩焘为船山祠撰联:“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生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
梁启超盛赞:“先生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 , 不愧顾、黄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