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嵇康称“绝”的《广陵散》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被嵇康称“绝”的《广陵散》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本文图片

|被嵇康称“绝”的《广陵散》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本文图片

◎月满天心
古琴是雅到极致的乐器 , 两块木板 , 几根丝线 , 勾挑抹摘间 , 徽中有韵 , 指下生禅 。 而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广陵散》更是时有高手弹奏 。 《广陵散》名声起于嵇康 , 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 , 刑前仍从容不迫 , 索琴弹奏此曲 , 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容赴死 。
《广陵散》因为嵇康而出名 , 又疑因嵇康而绝代 。
很多人有这个疑问 , 既然嵇康在刑场上已经说《广陵散》绝矣 , 那么现在弹奏的《广陵散》又是哪里来的谱子呢?是嵇康说的有误 , 还是嵇康刑场上所弹奏的《广陵散》与现下琴人弹奏的《广陵散》是两个曲子?
嵇康说广陵“绝”
是因为古琴谱子的特殊性
在没有古琴减字谱出现之前 , 古琴的曲子流传下来只有一种方式 , 那就是文字谱 。
文字谱 , 顾名思义 , 用文字记录下一首曲子 , 记录包括指法 , 左右手如何弹 , 按哪一徽 , 哪一根弦等等……琴曲指法繁多 , 可以想象一首曲子这样记录下来 , 需要多长的篇幅 。 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首文字记录琴谱《碣石调·幽兰》 , 将近五千字 , 目前此谱珍藏在日本 。
唐代 , 琴家曹柔把文字谱中每一句关键的字简化出来 , 形成特殊的符号 , 即为古琴减字谱 。 减字谱字简而意到 , 大大消减了琴谱的繁琐度 , 形成了很简单的记录和参照方式 , 从此后 , 减字谱一直沿用 , 距今已有千年 。
但是减字谱是指法谱 , 只能标出弦位和指法 , 和最早的文字谱一样 , 不能准确地标识出一首曲子的音高、节奏、节拍等 。
一支曲子 , 演奏者无论拿到文字谱还是减字谱 , 根本无法还原 , 要想顺利弹奏和传承 , 还需要进行打谱 , 即将一首古曲挖掘、整理成型 。 更何况 , 嵇康的时代 , 减字谱还没有发明 , 只有繁琐的文字谱 。 那么 ,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或许是他根据文字谱单独打谱 , 或者跟某个老师学习 。
刘籍《琴议》记载 , 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 。 嵇康非常喜爱此曲 , 经常弹奏它 , 许多人前来求教 , 包括他的外甥袁孝尼也十分想学 , 但嵇康概不传授 。
打谱的过程 , 也是琴者修为、智慧、专业、个性的展现 , 所以打谱不仅仅是将一首曲子理顺 , 弹出来 , 而是探索和再创作 。 古琴曲很特殊 , 谱只是一个大致框架 , 打谱才是定弦、定调、定音等技术性工作 , 此外还需了解一首曲子的内涵 , 最大限度还原曲子的思想 。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 , 若是他打谱 , 则具有他个人的思想、风格、气息;若是杜猛传授 , 杜夔与曹操同时代 , 他的《广陵散》只传给了儿子杜猛 , 杜猛又传嵇康 。 嵇康死时四十岁 , 杜猛比嵇康大 , 很可能此时杜家父子都已经不在了 。
所以他即将临刑 , 才叹息一声《广陵散》绝矣 。
后世流传《广陵散》曲风
与嵇康的处境、性格吻合
有人说后世流传的《广陵散》曲谱或许并不是嵇康当时所奏 , 因为《广陵散》的曲风铿锵激烈 , 与嵇康的音乐审美不符 。
其实《广陵散》不止与嵇康的音乐审美不符 , 它与古琴追求的音乐审美也完全不符 , 《广陵散》是千古大曲 , 流畅高昂 , 指下生风 。 而古琴追求清雅、至善 , 以清微澹远为准则 , 《广陵散》完全脱离了这四字之妙 , 是一首激情蓬勃 , 不养身心 , 主要叙事和抒发情绪的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