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_文化|他们的爱情和艺术的花朵

重读汪浙成、温小珏40年前的中篇小说《土壤》 , 不仅是精神解放的重温而且是艺术的享受 , 文后注明:1979年4月一稿 , 1979年8月二稿 , 1980年8月三稿 , 年轻读者可能一目扫过 , 作为老同学 , 却激起心路历程惊心动魄的震撼 。 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奋起的关头 。 当年我们 , 空间距离遥远 , 但却分享着同样的历史转折的狂欢:从思想枯窘、精神贫困的樊笼中走出来 , 迎着文学新潮长驱直入的长风 , 呼吸着纷至沓来的艺术馨香 。 每一天都有令人鼓舞的信息 , 每一天都过得精彩 , 每一个生命都分外有质量 。
在许多冻僵的嘴唇还在嚅嗫欲语的年代 , 他们属于最早恢复自我 , 引吭高歌的尖兵 。 郁积多年的才华 , 从《土壤》中喷薄而出 。 为他们名震文坛而惊喜 。 天各一方 , 未曾相约 , 却心心相印 , 我们在为“朦胧诗” , 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而抗争 , 遥遥相对 , 息息相通 。 谁曾想到 , 多年的经历 , 竟充满了历史的内涵 , 在时代转折的潮头遥相呼应 , 普希金轻描淡写的“亲切的怀恋”不足以形容 。
《土壤》把我们青春的记忆带回上世纪50年代 , 大学毕业前夕 , 正是壮志和豪情齐飞 , 友谊共爱情比翼之时 。 特殊的时代风浪 , 把三位主人公的情感一起打出了常规 , 对于正直坚强的辛启明来说 , 不过是班级总结上的一个小小的分歧 , “几句直言 , 居然造成了终身大祸” , 非理性的野蛮逻辑以神圣的名义 , 使友谊、爱情都发生扭曲、畸变 。 《土壤》笔力由此深邃起来 , 沉浸于热恋中的女主人公黎珍眼看理想和恋人一齐遭到践踏 , 天真地深思:“原来在这平常同坐一张课桌 , 一起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同学之间不仅有学习 , 散步与聊天 , 球赛与跳舞 , 劳动与幻想 , 而且还有一些别的 , 隐蔽的强烈的带着某种血腥味的东西 。 ”作者带着我们一齐作历史的反思:心灵在分化 , 在畸变 。 生活是如此严峻 , 即使平日还算正派的魏大雄 , 出于小小的私心 , 在特殊形势下 , 友谊的善意如何淡化 , 私心如何恶化、甚至丑化 。 魏大雄以正义的名义把朋友制造成敌人 , 辛启明深知这样神圣的逻辑的悖谬 , 仍然不得不背负精神的十字架 , 纯洁的黎珍不能不牺牲爱情 。 作者的批判深邃之处还在于 , 即使在运动平反昭雪以后 , 怀着政治投机心理的魏大雄行政上仍然不改其飞黄腾达之势 。
【小说_文化|他们的爱情和艺术的花朵】这一笔的意义非同凡响 , 真理标准大辩论开辟了历史的新时期 , 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了反右倾的荒谬 , 神圣的处分不过是对真理严酷的摧残 。 《土壤》杰出之处在于 , 没有停留在当年风行一时的“伤痕”的抚慰上 , 而是把小说带上了历史的制高点:坚持真理的主人公并未载誉而归 , 而是再次面临命运的严酷考验 , 让他在改造自然土壤、变沙漠为良田的关键节点上仍像20年前坚持“直言” , 坚持实事求是 , 反对弄虚作假!作者就这样步步深入地揭示实事求是思想的重大意义 。 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警示我们 , 无论过去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都不可忘记实事求是 。 即便是今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 , 对我们仍然有着思想启迪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 《土壤》思想锋芒所触及的问题仍未过时 , 仍有其现实意义 , 甚至读来有墨迹未干之感!
小说_文化|他们的爱情和艺术的花朵
本文图片

《土壤》不可能仅凭深邃的思想而获得广泛称赞 , 如此严峻的主题之所以没有陷于政治概念的图解 , 得力于其情节结构 , 回肠荡气的三角爱情交织着友谊的错综分化 。 历史是严酷的 , 但是 , 贯穿首尾却是爱情的纯洁和崇高 。 即使黎珍有了第二次爱情 , 她对辛启明的爱情深藏于灵魂深处 。 同样 , 不管命运多么乖舛、处境多么卑微 , 辛启明对于已经是他人之妇的黎珍的爱情仍然不变 。 色彩斑斓的记忆充满了悲剧的诗意 , 在分离了20年后 , 辛启明看到黎珍 , 即使苦涩 , 仍然涌起忠诚的柔情:“二十年来 , 虽然我们彼此音讯不通 , 连个下落都不知道 , 但在精神上 , 她却一刻也不曾离开过 , 一直藏在我心底……我仿佛又看见了二十年前那个夜晚 , 在校园小路上等待着我的那个姑娘 , 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柔情 。 有什么办法呢?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一辈子真正的恋爱只有一次 。 尽管我这爱情的小花是苍白的 , 苦涩的 , 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 但我还是忠诚于它 。 因此 , 在我看来 , 对别的女子有任何非分的想法和过于接近的行动 , 都是对心中这纯洁爱情的一种玷污和亵渎……”这一切 , 至少在当时 , 读者并不感到夸张 , 因为这是上世纪50年代特有的浪漫主义 。 历史的烙印 , 使得这种多少带着古典色彩的浪漫带着理想的诗意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