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98岁“古籍大佬”沈燮元:上班很快乐,没时间“躺平”( 二 )


被封“派出所所长” ,
买书如“接头”秒懂
在南京图书馆五楼古籍编目办公室一隅 , 一群编古籍的年轻面孔中间 , 沈燮元的位置临窗 , 桌上似乎有些凌乱 , 摆满有关清代藏书家黄丕烈题跋的各种资料 。 无视我们的镜头 , 老人埋头比对考证 , 查漏补缺 , 将书稿中讹误处用修正液涂去 , 再用红笔仔细标注 , 对苦心编纂数十年的《士礼居题跋》书稿进行二校 。 身边的小书架上 , 还有相关参考书随时可拿来翻阅 。
沈燮元毕业后进入上海合众图书馆工作 , 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 。 1955年 , 沈燮元来到南京图书馆 , 在此工作直至退休 。 南京图书馆馆藏丰富 , 有160万册古籍 , 其中十本珍贵古籍被誉为南图十大“镇馆之宝” , 北宋《温室洗浴众僧经》和辽代泥金写本《大方广佛花严经》就是经沈燮元之手购入的 。 他认为 , 南图目前的馆藏古籍 ,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 , 都值得称道 。 “清末 , 中国有四大藏书楼 , 铁琴铜剑楼、海源阁、八千卷楼 , 皕宋楼 。 皕宋楼的书现在在日本静嘉文库 , 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的在国家图书馆 , 八千卷楼就在南图 。 ”
因为沈燮元 , 许多人了解到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人们 , 到底在忙些什么 。 中华文明五千年 , 留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 , 没有标点的古籍 , 现代人读起来非常吃力 , 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注、今译等加工 , 使古籍便于当代人阅读和使用 。 记录古籍不同版本的目录 , 还能帮助研究者梳理版本源流 , 对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 。
沈老说自己在南图的工作只有两件事 , 一是编目 , 第二就是为馆里买书 。 通过对行格、避讳、刻工、纸张、字体、印章的观察 , 他总是能够轻易分辨出古籍的版本及真伪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沈老曾参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作并担任子部主编 , 十年间在北京、上海来回出差 。 1996年 , 《善本书目》全书出齐 , 成为中国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编书工程 , 为学术界使用善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编书小组处理了几十万张写有图书信息的“卡片” , 沈燮元还记得 , 当时“一人一抽屉” , 把卡片上的信息一一校订、整理出来 。
当时团队里的老先生们 , 如今大多已经不在 。 其中 , 与沈燮元交好的苏州同乡、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 , 也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学家顾诵芬的父亲 。 顾老曾经开玩笑给沈燮元起了个外号叫“派出所所长” , 指他对古人的事迹、生平非常熟悉 , 如同“管古人的户口” 。
说到为图书馆采购图书 , 跑上海 , 苏州 , 扬州 , 杭州 , 北京 , 沈燮元有许多故事 。 到上海古籍书店买书相对容易 , 直接去书店仓库里找书 , 选好书抄好书单寄回图书馆 , 请馆里查查 , 馆里没有的就买下 。 从私人手里买珍稀版本 , 其中有许多趣事 。 对古籍熟悉的沈老买书不还价 , 多数时候第一次见面的买卖双方比“接头”都神秘 , 经卷露出一半 , 眼神交汇之间秒懂 。 一句“接头暗号”都不讲 , 就完成了交易 。 比如在大马路上成交的辽代写本《大方广佛花严经》 。 据悉 , 辽代禁书很严 , 辽代的刻本 , 流传到今天的都堪称稀世珍宝 , 写本就更少见了 。 这卷佛经 , 是公元1035年琼煦和尚为辽圣宗耶律隆绪岳母祈福所制 , 用金箔研磨制成的颜料缮写而成 。 还有到藏家家里去收 , 也有拿了书放下钱就走 。 沈燮元“暴露”可爱一面 , 笑得开心 , “大多是几百块 , 马上拿走 。 ”他曾经开玩笑地说买书就像交女朋友 , 没有眉目 , 对外不要乱讲 , 否则就不成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