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98岁“古籍大佬”沈燮元:上班很快乐,没时间“躺平”

一档有关读书的纪录片 , 经过媒体发酵 , 让98岁“古籍大佬”沈燮元走进大众视野 。 原来在南京图书馆的故纸堆里 , 藏着一位67年如一日 , 坚持“工作”、治学的宝藏学者 。 沈燮元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 媒体采访蜂拥而至 , 记录他两点一线的平淡生活 。 采访中 , 不用手机不“躺平”的沈燮元也建议年轻人:少看手机 , 多读纸质书 , 过好每一天 。
冷静分析走红原因 ,
“国学热”还须少走捷径
由于听力不太好 , 跟沈老交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沈燮元生于苏州 , 原籍无锡 , 听老人用方言如数家珍古籍书目 , 大概对普通人也构成挑战 。 问他成为“网红”的感受 , 他把“哔哩哔哩”说成“噼里啪啦” , 笑说 , 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编导“老是跟着我 , 除了厕所不跟 , 我上班、吃饭、回去 , 拍了整整一个星期” 。
沈燮元说自己也看了片子 , 直夸拍得好 , 也跟采访人员冷静分析自己“走红”的原因 。 “我年龄这么大 , 还讲古籍 , 这很少见 , 就这么红起来 。 同时代的许多人都不在世上了 , 我还在 。 人家走了 , 我还不走 。 ”自嘲完 , 老人哈哈一乐 。
回顾学生时代 , 沈燮元的“朋友圈”有不少名家大儒 。 1945年 , 二十岁出头的沈燮元进了苏州美专 , 一学期以后 , 又考进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 版本目录学就是课程之一 , 同窗好友中有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等 。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初建于1920年 , 创建人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 , 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曾担任这里的教务长 。 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 , 这所书院式的学校却专教学生读四书五经、《史记》《汉书》一类的古籍 。 “当时朱东润先生开了《史记》 , 冯振心先生开了《老子》 , 李笠先生开了训诂学 。 周贻白先生是戏曲专家 , 因为当时目录学没人教 , 他开了目录学 。 ”至今他有点介怀的是 , 受疫情影响 , 无锡国专的联谊会没有办起来 , 大家后来没有机会再聚 。
年轻时候的沈燮元
在南图邂逅“古籍活字典”沈老 , 有机会请教问题 , 一直是青年学人的“乐事” 。 一些难以辨别的字和印章 , 同事也会向他请教 。 沈燮元说 , 很开心看到来图书馆看书的读者都是“有底子”的 , 大多是做论文和研究的老师和学生 。 多年来他保持这样的习惯:热心帮助来找资料的年轻人 , 还主动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他们 , 结交了不少“忘年学友” 。
“古籍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 , 全世界的文化 , 没有几个像中国这样 , 天文、地理、人文各样都有专门的书籍 , 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第一 。 我们搞古籍、目录版本学 , 属于小众 , 入这门很难 。 大学生入不了门的很多 。 ”沈燮元也一针见血指出许多年轻人研究学问存在的问题 , “对古籍版本不熟悉 , 没有好好去读 。 现在很多人搞国学 , 但基本功不扎实 。 这个没有捷径 , 就是要经常看 。 看正确的版本 , 不要以讹传讹 。 ”
书海无涯 , 从何处着手?晚清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编纂了《书目答问》 。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 , 另增“丛书目” , 每一类都列出该类最重要的著作及较好的版本 , 并作适当地比较和评论 , 颇便初学者 , 在当时流传极广 。 清末民初学者范希曾又对原书进行了补正 。 沈燮元说 , 这是当时自己的“启蒙读物” 。 “我在学校就喜欢看《书目答问》 , 买了里面好多书 , 小的铅印本 , 刻本很少 , 还有好几个本子 。 ”他也为由自己引发的“国学话题”降降温 , “看《书目答问》国学入门才是正规的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看了就能搞古籍了?这是误导 , 这些蒙学书是小孩看的书 。 没有系统 , 不是讲国学 。 讲国学必须读经史子集 , 诸子百家 , 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才能入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