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二 )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戴锦华认为 , 真正有效的阅读 , 是先把一本书读厚 , 而后才是将它读薄 。 每本有价值的书都有它从属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框架 , 为了获知它究竟在表述什么 , 我们需要进行更多以它为核心的扩展学习 , 才能跟随它真正地进入一个世界 , 再通过它打开更大的空间 。
“当终于可以自如地把握作者在书中的原创性表述时 , 你会发现这书其实很薄 。 所以为了读懂一本好书 , 我们更需要多读 。 ”戴锦华如是说 。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 , 纵览各类书籍所打下的基础 , 筑成了戴锦华一路成长的阶梯 。 她涉猎广泛 , 除了对理论的研读 , 对文学的沉浸 , 还会进行大量通俗、流行文本的阅读——阅读网络小说是她观察当今社会文化的途径 , 从中 , 她得以了解社会文化心理的构成 , 感受人们的热爱与忧虑、梦想和逃避:“我真切地觉察到社会和代际文化的剧变 。 “
现在 , 她开始时不时地重温一些名著和旧著 。 重读经典 , 在她看来是进一步感知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路径 , 其体验十分耐人寻味:某些当年深爱的典籍 , 重读时竟觉索然无味;某些自认为已烂熟于心的作品 , 再次翻开时竟迸发出焕然一新的感受 。
不同时期的自己 , 在书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样一段文字 , 能引人进入不同层次的思绪——书是常读常新的 , 戴锦华深以为然 。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说起印象深刻的书籍 , 戴锦华表示:“这大概会是无尽的清单吧 。 ”
点击回顾戴锦华老师的书籍推荐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将热爱变成事业
我不是结合学术与热爱
而是将热爱变成了学术
我一生的学术工作都有生命经验
和现实情感作为驱动
非此 , 我大约就不会开始
见过戴锦华的人都对她印象十分深刻:走路急如风火 , 语言与手势沉着干练 , 有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 她是北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 每次上课都人满为患;她总是求新求变 , 在学术中擅长以历史来回应现实与未来 , 成为众多年轻学子的榜样 。
近年来 , 戴锦华每学期都和在读及毕业的研究生们一同在文化研究工作坊中进行主题阅读 。 她提出书目 , 学生再补充 , 大家有讨论、有回应 , 更有广泛而深刻的沟通 。
文化研究工作坊始创于1995年 , 其主题活动起初是针对文化现象、电影现象的分析和讨论 , 与专题阅读活动交错展开 , 近五年则是以读书交流为主 。 这五年中 , 戴锦华将大部分对她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都和学生们做了系统性的分享 , 她还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及新理论风潮 , 有时候侧重政治经济学 , 有时候侧重文化学或电影学 。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探访!北大教授戴锦华的书房
本文图片

谈到阅读和自己所从事的电影研究 , 戴锦华认为 , 阅读和观影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 。 阅读不仅仅有助于电影的深度鉴赏与分析 , 它还能助人在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 , 尽可能地避免狭隘、丰富思想、打开视野 , 进而扩展整个生命体验 。 这对观影感受也是一种扩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