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四 )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生卒年不详) , 一作夏珪 , 字禹玉 ,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南宋画家 , 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 。 宁宗时任画院待诏 , 赐金带 。 善画山水 , 属水墨苍劲一派 , 喜用秃笔 , 下笔凝重 , 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 。 取景简练 , 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 , 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有“马一角 , 夏半边”之称 。
NO.4 宋·萧照丨山腰楼观图
尺寸:纵179.3公分;横112.7公分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五代至北宋初期 , 是山水画成熟的阶段 , 全景式的山水构图在当时颇为流行 。 转入南宋 , 山水画的发展朝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山石的透视缩小 , 背景山水朦胧 , 笔墨多用渲染 , 具有南方氤氲氛围滋养下的风格 。 而萧照的《山腰楼观图》 , 则突显了两种画风过渡时期的特点 。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山石、老树与清泉
此图右侧 , 仅画江水、浅滩、远渚、烟树 , 山间一条小路迂回盘旋 , 经前峰山腰渡口直抵后峰山巅 , 临近山巅处有一片楼台亭阁 , 一登山行人已走近 。 右下临水山岩上两人指看远方美景;左侧最高峰画得半壁实半壁虚 , 虚处乃为江上水气所迷 , 上升成岚 , 后面还添上几座淡淡峭峰 , 启人高远不可测的“仰止”之叹 。 山际径路盘曲 , 有两人策杖而上 , 而楼观却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 。 该图近山浓重 , 远山清淡 , 又形成虚实对比 。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淡墨一抹 , 犹如剪影
一左一右 , 一实一虚;忽隐忽现 , 忽暗忽明 。 南北宋的战乱时期 , 又有多少人和萧照及他这幅作品一样:眼前是实 , 远方虚弥;他乡是真 , 故乡已远 。 仿佛近在咫尺 , 却又似隔江河 , 触碰不及 。
萧照(生卒年不详 , 活动于1130-1160年) , 濩泽(今山西阳城)人 。 生平际遇特殊 , 颇富传奇色彩 。 据《续画史会要》载1126年(靖康)中流入太行山为盗 , 一日掠至李唐 , 检其行囊 , 不过粉奁画笔而已 。 照因雅闻唐名 , 即随其南渡 , 唐则尽以所能授之 。 绍兴中补迪功郎 , 画院待诏 。 画山水、人物、舟车、屋宇等 , 风格酷似李唐 , 几于乱真 , 系李之嫡传 。
NO.5 宋·陈居中丨文姬归汉图
尺寸:纵29公分;横129公分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
本文图片

“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东汉末年 , 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 并生下两个孩子 。 后来曹操派遣使臣将其从匈奴那里赎回 , 但此次归汉 , 已是十二年之后 , 大汉不再是那个文姬熟悉的大汉 , 曹魏逐渐取代了刘汉 , 控制了北方地区;而经过黄巾起义、群雄涿鹿后的中原 , 民生凋敝 , 富庶不再 , 对远赴匈奴的蔡文姬来讲 , 确是
两宋之际 , 许多画家都曾以“文姬归汉”为题材进行创作 , 迄今存世的李唐和陈居中二人的作品 , 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此次展出的则是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 。
|国宝级书画高清赏析(台北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