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作与原作的落差(二)( 二 )


虽然我很欣赏和钦佩他敏锐的鉴赏眼光 , 但有许多人并不接受 。 所以我想 , 还是尽量将其范围缩小 , 只就其语言的诙谐风趣、富有幽默感这一点上来说 。
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看 , 富有风趣幽默语言才能的作家并不算太多 。 战国时的淳于 , 汉代的东方朔 , 都颇有名气 。 但他们或并无作品 , 或传世文章不多(不包括托名的) , 对后来的影响都不算很大 。 真正在这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了不起的大作家 , 庄子是一个 , 苏东坡是一个 , 曹雪芹也是一个 。
有些大诗人如杜甫 , 有时也说几句幽默话 , 《北征》诗叙述他乱离中回家 , 说“床前两小女 , 补绽才过膝 。 海图拆波涛 , 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 , 颠倒在褐” , 又说痴女儿“学母无不为 , 晓妆随手抹 。 移时施朱铅 , 狼藉画眉阔”等 , 在全首长诗中呈现出异彩 , 但其主体风格仍是所谓“沉郁顿挫” 。 后来的戏曲家善诙谐的便多些 , 而《红楼梦》中风趣幽默的语言 , 则是其他小说中所罕见的 。
贾芸将年纪比自己小的宝玉叔认作干爹 , 处处讨宝玉欢心 , 他写的一篇似通非通的《送白海棠帖》 , 颇能看出雪芹的幽默感 。 其中有“上托大人金福 , 竟认得许多花儿匠”的话 , 脂批云:“直欲喷饭 , 真好新鲜文字!”又有“大人若视男如亲男一般”的句子 , 批云:“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令人不解 , 思之则喷饭 。 ”
【|《红楼梦》续作与原作的落差(二)】在制灯谜中 , 也有类似文字 。 元春做了灯谜叫大家猜 , 命大家也做了送去 , 贾环没有猜中元春谜 , 自己所作的也被太监带回 , 说是“三爷作的这个不通 , 娘娘也没猜 , 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什么” 。 众人看了他的谜 , 大发一笑 。 谜云:
大哥有角只八个 , 二哥有角只两根 。
大哥只在床上坐 , 二哥爱在房上蹲 。
把枕头(古人枕头两端是方形的 , 共有八角)、兽头(塑在屋檐角上的两角怪兽 , 名螭吻好望 , 俗称兽头)拉在一起 , 称作“大哥”“二哥” , 有八个角还用“只”字 , 兽既真长着两角而蹲在房屋上 , 制谜就不该直说 。 凡此种种 , 都说明“不通” 。 故脂评说:“可发一笑 , 真环哥之谜 。 诸卿勿笑 , 难为了作者摹拟 。 ”即此也可看出雪芹文笔之诙谐风趣 。
贾宝玉同情香菱遭妒妇夏金桂的虐待 , 向卖假的江湖郎中王一贴打听 , “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说:
“倒有一种汤药 , 或者可医 , 只是慢些儿 , 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 ”宝玉问:“什么汤药?怎么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 , 用极好的秋梨一个 , 二钱冰糖 , 一钱陈皮 , 水三碗 , 梨熟为度 。 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 , 吃来吃去 , 就好了 。 ”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 , 只怕未必见效 。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 , 吃十剂;今日不效 , 明日再吃;今年不效 , 吃到明年 。 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 , 甜丝丝的 , 又止咳嗽 , 又好吃 。 吃过一百岁 , 人横竖是要死的 , 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 ”
多么风趣!再如所谓能解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的“冷香丸”(其实“热毒”“冷香”都是在隐喻人的品格) , 要用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等四季花蕊 , 加雨水日的雨、白露日的露、霜降日的霜、小雪日的雪拌和 , 分量都是十二之数 。 很显然 , 这是中医药行家编造的趣话 , 若以为真有这样的海上方 , 便傻了 。
还有贾瑞因妄动风月之情 , 落入凤姐毒设的相思局而得病 , 书中说他“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 , 吃了有几十斤下去 , 也不见个动静” , 就像老中医言谈 , 说得何等风趣!诸如此类 , 都只诙谐谈笑 , 从不炫耀自己的医药知识 , 却又字字句句不背医理 。 这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