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不少的地方,春节拜年还保留着传统的磕头习俗,去长辈家拜年的时候 , 会用叩拜礼的方式 , 但是现在一些年轻人却接受不了这种方式,那么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磕头?
在我国古代,跪拜礼也称为“行敬礼”,是一种使用频繁的交际利益,比如臣子见到君王的时候要行跪拜礼,拜祭祖先、神灵的时候要行跪拜礼,可见跪拜礼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而已 。现在某些地方,在过年的时候要给长辈下跪磕头 , 这样看来也无可厚非,属于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
【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磕头 传统习俗不能忘记】

文章插图
估计大多数人认为给人下跪磕头不算是好汉,没有一点骨气,主要是因为现在敬畏者已经越来越少了 。然而古时候的人很少这么认为,他们觉得给君王、父母下跪磕头主要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跟个人尊严无关 。现在讲究“人人平等”,不少人就不愿意磕头了 。
恭敬长辈本是小辈应该做的,只不过是还要磕头,让年轻一辈觉得有点“挂不住面子” 。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词全部蹦出来了,入乡随俗这个外国人都懂的道理,国内怎么狡辩起来了?敬畏面前是不需尊严的,因为敬畏本身就是尊严,这句话的道理值得深思 。
其实,春节磕头是一种旧时礼节,是过年拜年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小辈对长辈进行,小辈需要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 。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 。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 , 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 。客人来时 , 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 。
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如果有儿童参与 , 并且与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亲戚关系的话,就要给儿童压岁钱 。磕头大体分两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本家和邻居家 。第二波在初一以后的几天 , 拜访其他亲戚时进行 。
过年磕头的由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
在过去 , 磕头方位要正确,后背要冲着门,正面对着中堂、牌位、或八仙桌 。长辈要坐在两边,无论人在哪里方位一定要正确 , 磕头不能对着人磕 。
现如今,规矩已经没有那么讲究了,磕头大多是走个过场 。磕完就走,很多老人也阻止孩子磕头 , 说人到了就是头,但年毕竟是要拜的,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继续传承下去,这既是一份孝心,也是一种流淌的文化 。
- 结婚以后要不要跟公婆住一起 结婚要不要和公婆住在一起
- 接父母到城里过年 没想到麻烦事一大堆
- 婆媳不和不回家过年 那件事成为我的心理阴影
- 过年相亲经历 希望大家别像我一样踩雷
- 古人对钱财的表达
- 结婚后过年要给父母红包吗 让父母明白孝心最重要
- 过年搞笑相亲经历 令人窒息的瞬间不想再体验
- 过年要红包的套路有哪些 让你轻松得到大红包
-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意义
- 异地恋怎么解决过年回家的问题 舍不得和你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