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真的不能实战吗

因为中国传统武术本来就“不堪一击” 。
这里我要先说一下,所谓的“传统武术”不是指的中国传统的技击,而是从杨露禅、孙禄堂这些清末“马保国”手里传下来的所谓“传统武术” 。
首先来说 , 从杨露禅、孙禄堂这些清末“马保国”手里传下来的“传统武术”本来就不能打 。
上世纪三十年代,军阀何健为了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大力扶持“传统武术” , 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军事人才或者说奇人异士 。
所以何健接连办了两届湖南省国术大赛 。
当时何健还委托向恺然等人筹办湖南国术馆,准备系统培训搏击人才;结果湖南国术馆招生才半年,学生也就只学了拳击和摔跤,“传统武术”里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拳架子什么的都还没学,就赶上湖南第二届国术大赛了 。
结果湖南国术馆这些只学了半年拳击和摔跤的学生,在湖南第二届国术大赛上垄断了前三名,把湖南知名的“传统武术”名家打的落花流水 。
我们来看当时人是怎么说的:

当时两边的学生,都只学了六个月的武术 , 连套路都不顺畅,拳击摔跤也只学了基本功,摔打不满一百小时 。而外面报名的,都是些各县的师傅 , 起码的也有多年的武龄 。
……
可是学生们心里总认为人家的功夫深 , 自己学的太少 。
……
比赛开始后,看到外地的选手对技术大队和训练所的学生比武的结果,学生都是以拳击和摔跤把对方打翻在地 。有的打得头破血流,抱头败下 。可说是没有一个不打赢的 。
……

第二届省武术比赛结果,取一二三名的都是训练所和技术大队的学生 。
其实清末民初的“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搏击关系真的不大 。
这么说“传统武术”类似于德云社郭德纲老师说《隋唐演义》,传统搏击则类似于大学历史教授给学生讲“隋唐三十讲” 。
“传统武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清朝为了笼络汉人,同时也为了消除不稳定因素,所以是很鼓励汉人考武举 , 哪怕只中了一个武秀才 , 都可以当一个七品小武官,还能从此进入官绅阶层,不用缴纳苛捐杂税,所以清朝考武举风气很盛;而河北因为靠近京师,所以武举名额最多,因此,河北考武举人很多 , 也就带动了习武热潮 。
很多人都说清朝考武举要识字 , 要考战策,其实这些都是虚的;清朝目的就是为了把汉人群体里最孔武有力的一群人选拔出来,不让他们成为清朝的不稳定因素 , 所以,基本上只能习武者臂力强健,身壮力大,最次也能获得武秀才功名 。
因此,对于河北地区的习武者来说,第一流的人才都去考武进士了,第二流的人才考武举人 , 第三流的考一个武秀才就满足了,第四流的人才会去做镖师、去看家护院,而只有最末流的习武者才会以教拳为生 。
为什么杨露禅、孙禄堂、李书文这些清末武术家都是河北人,原因就在于此 。
说白了,杨露禅、孙禄堂、李书文这些河北武术家其实都是河北习武者里最末流的人物 。


而他们教授的拳术,也多以健身、养身为主,和今天健身班里传授的健身拳击舞类似,这样的传武怎么会有战斗力?
武术仅是基本功,拆解动作,拳法中:直,摆,勾,盖 , 后摆拳…
腿法:正蹬,侧踹,边腿,劈挂,后摆 , 后蹬…
摔法:抱腿压,抱腿拉,抱腿扫,抱脚捌,过桥摔…
【传统武术真的不能实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