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快快评丨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有力量

5月18日 , 很多人在“国际博物馆日”度过了“可乐”的一天 。 而这样有喜感的日子还将继续 , 因为一些相关活动要办很久 。
当天 , 新华社报道聚焦了一批“文物戏精” , 这些文物自带各种笑意:有的“哈哈大笑” , 有的“回眸一笑” , 有的“笑不可支” , 有的“眉开眼笑”……为此 , 该报道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jpg》为题 , 带来刷屏效应 。 而央视网也关注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馆藏文物中一些“表情包文物” , 例如长着一副“委屈但不说”脸的彩绘陶男俑头、以“我最可爱”面目示人的东汉陶说唱俑 。
文物展览的凝重色彩也烘托着“国际博物馆日”的氛围 。 在南京 ,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铜像及多件清代宫廷文物亮相南京城墙博物馆 。 让观众近距离了解文物 , 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 是此类活动的核心诉求 。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 “博物馆的力量”不仅是自带的 , 例如“文物戏精”们所蕴藏的文化能量 , 博物馆历史氛围所指向的文明语境也是在与受众的互动、共鸣中不断激发出来的 。
当下 , 后者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 对文物当然需要做好安保等工作 , 但并不能一味地将文物封闭在幽暗的“密室”中 , 以致隔阻了人们探寻奥秘的视线 。 文物应该尽可能地走近百姓 , 走进人心 , 用那些厚重的印记和内涵感染受众 , 并尽可能地“增粉” 。
【文物|快快评丨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有力量】在文物展示的受众中 , 青少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 。 只有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 , 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中国古代文明的新叙事 , 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 释放更大的力量 。
增强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于文物的兴趣和责任 , 关键在于讲好“文物故事”、激发共鸣 。 文物展示可以是新潮的 , 可以是古风盎然的 , 也可以是“搞怪”的 , 重点是掌握受众的心灵密码 , 把活动办到他们的心坎上 。
“让文物活起来” , 是不变的核心要求 。 一个“活”字 , 既意味着“走出密室”的表现力 , 也意味着“走向未来”的创造力 。 多年来 , 我们和文物的“亲密关系”正在慢慢建立 。 让充满沧桑意味的文物在今天也能频刷“存在感” , 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件新鲜事 , 是对文物内涵、文化传播意义深刻把握的必然结果 。
值得一提的是 , 诸多地方的博物馆都致力于实现“让文物活起来” 。 让“文物戏精”逗乐网友、让文物精粹走向民间 , 就是其间令人称道的表现 。 我们乐见于此 。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