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招聘研究生=学历高消费?( 二 )


从表面上看 , 研究生确实是高学历 , 是为科学研究准备的人才 , 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有何值得研究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嘛 。
从实际上看 , 现在的研究生充其量相当于几十年前的本科生、大专生 。 许多人有所不知 , 即使在上个世纪七八年代 , 县城也好 , 乡下也罢 , 都有大学生 。 几十后的今天 , 小县城、小乡村招聘研究生很是正常 。 如此看来 , 现在的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招聘研究生并不是高消费 , 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才使用 。 尤其是 , 现在的研究生已经向职业技能岗位转化 , 并非都是为科研岗位培养人才 , 一些人对此还茫然无知 。

(2)是“小县城的错”还是认识者的错?所谓高消费 , 应该是指消费不起也要消费的情况 。 那么 , 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招聘研究生是这样的吗?恐怕不是 。 一方面招聘单位出得起这个价 , 一方面应聘者愿意去 , 这就说明不是高消费 , 而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

在一些人看来 , 博士应该是年薪几十万 , 硕士小则年薪十几万 , 到小县城、到小学校去、到小乡村有几个钱 , 这太不正常了 。 如果认识又不用评说了 。 只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多达1076万 , 目前落实就业去向的不到四分之一 , 这说明在某些人看来博士硕士们应该去的地方已经没有需求 , 如果不到小县城求职、到小学任教、到小村工作 , 难道留在家里啃老?说到底 , 这也是高教泡沫的体现 , 与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大量房子空置没有什么不同 。

(3)是“人才浪费”还是实际需求?在许多人看来 , 高校毕业生高大上 , 应该到大地方、进大单位、做大事情 , 怎么能到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去?这不是浪费人才吗?不得不说 , 这种观点太落伍了 。

前几十年 , 我国主要是大城市经济和开发区经济 , 现在经济发展重点已经转入县域经济 , 这几年各地都在大力谋划如果发展县域经济 。 最近国家又做出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新布局 , 要求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 , 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
在这种情况之下 , 县城经济当中的小单位、小学校、小乡村就像当年深圳那个小渔村一样 , 列为开发区之后 , 人才大量聚焦 , 短短二三十年就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 从这个角度看 , 博士硕士到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是浪费还是大有作为?

(4)是“学历内卷”还是面对现实?一些人认为 , 博士硕士到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是高校毕业生内卷的结果 , 显然是随人说短长 , 不是分析现实 。 1076万高校毕业生难道不知道到大城市、大学校、大地方去吗?事实告诉人们 , 大城市已是不堪重负、大学校也是人满为患、大地方却是一职难求 , 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吸纳新增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在不断递减 。

对于人才来说 , 到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去才是明智选择 。 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 , 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 高校毕业生到小县城、小学校、小乡村去正是实现就业、发挥才干的好去处 。 #体制内体制外就业比较#今年对高校毕业生去向的引导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挖掘基层在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方面的就业机会;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 从这些引导方向看 , 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 那就是“小”——小微企业 , 小基层单位 , 小乡村 , 小县城 , 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