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说新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二 )


汤显祖最为出名的剧作就是“临川四梦” , 即《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 《牡丹亭》是其最为得意之作 , 他曾自己评价:一生“四梦” , 得意处唯在《牡丹》 。
汤显祖曾说 , 《牡丹亭》一剧“传杜太守事者 , 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事 , 予稍为更而演之”(《牡丹亭题词》) , 但是与该剧较为接近的蓝本 , 还是明代的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 。
话本中原是两个太守、一双儿女 , 门当户对 , 喜结连理的喜剧 。 但汤显祖是点石化金的圣手 , 他将男主人公社会地位下移为穷酸秀才 , 甚至连北上赶考的盘缠都没有 。 话本中的双方父母答应儿女的婚事是何等的爽快 , 但在剧中 , 想让杜太守承认来路不明的女婿简直比登天还难 , 双方的矛盾十分突出 。 除此之外 , 剧中还塑造了许多新的角色 , 比如思想陈腐的陈最良、美丽的花神、疼惜女儿的杜夫人等等 。 读完剧本 , 满口留香 , 深深地陶醉于一个个如诗如画的抒情场面 。
【四】
“美好的春光无人赏 , 似锦的繁花已开遍 , 但都付与这破旧的断井颓垣 。 美好的时节 , 充满生机的景物 , 却如此的令人无可奈何 , 令人欢心愉快的事情究竟哪一家才会有呢?朝飞暮卷 ,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 烟波画船——我这深闺里的女子太辜负这美好的春光了 。 ”
《惊梦》这场戏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 , 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庄严美妙的仪式感 。 二八的年龄 , 从未踏入过自家的后花园 , 为了这次游园 , 杜丽娘精心打扮 , 极尽千娇百媚之态 。 “没揣菱花 , 偷人半面 , 迤逗的彩云偏 。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 ”她带着剪不断 , 理还乱的春闷万种 , 步入花园 , 还真是“不到园林 , 怎知春色如许!”
那姹紫嫣红映入眼帘 , 丽娘的心扉一下子就被打开 , 顿生大梦初醒之感 。 看着这些娇艳的花儿都已开遍 , 但却无人欣赏 , 都付与了那些破落的断井颓垣 。 可见她没有一味的流连于美好的春色之中 , 而是预判了这些花儿未来的命运走向 , 不免生出了惜春伤感之绪 , 联想到自己“年已及笄 , 不得早成佳偶 , 诚为虚度青春 。 ”颜色如花 , 命运就像是一片漂浮的落叶 。 这不仅仅是对春光之美无人赏识的叹息 , 更多的是对自身之美无人怜惜的喟叹 。
晋宋时期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写道:“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 四者难并 。 ”“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不能双全 , 也暗示了这美好的春光与丽娘黯然的心绪之间的不和谐 。 明媚的春色并没有让丽娘容颜展开 , 反而加重了她的伤感 。 现实的无可奈何、青春的无限苦闷使得她对自由和爱情更加向往 。 在这里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困境 , 情绪由入花园前的高涨转入低谷 , 但她仍不忘那“朝飞暮卷 ,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 烟波画船”的美景 , 不愿辜负这如许的春色 。 我们从中不难窥探出丽娘内心深处的期许和渴望 。
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 , 苦闷和春情 , 只能在梦中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去体贴关怀 , 有手持柳枝的书生柳梦梅来拨云化雨 , 再有花神来保护辅助 , 待到情满之际 , 一片落花惊醒香魂 , 这些情节的设计真是充满了美妙的仪式感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这段曲词 , 不仅仅描写美好的景物 , 其中还包蕴着丽娘的惆怅无奈、春情幽怨 , 表达了杜丽娘青春易逝的感伤 , 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渴望 , 并且此曲控诉了封建家庭和礼教对少女美好青春的无情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