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第七期 , 在广州黄埔书院举行 ,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增丰进行了“解读漫塑之美”主题分享 。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 , 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 , 广州黄埔书院承办 。
提到漫塑 , 可能有些读者朋友会误以为是动漫手办 , 但其实漫塑作品可以理解为漫画加泥塑 , 泥塑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 结合漫画的夸张手法和理念 , 演变成受到大众喜爱的漫塑艺术 , 是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表现更深层次的思考 , 是重要的艺术形式 。
本文图片
王增丰
在分享中 , 王增丰告诉大家 , 想要了解漫塑 ,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雕塑 。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 , “雕” , 是将木、石、竹、金属等材料 , 通过刻凿等方式剔除多余部分 , 即用减法 , 创造出立体的形象 , “塑” , 是用可塑性强的材料如泥等 , 通过以添加为主的方式 , 即用加法 , 营造出有体积感的空间形象 。 大型作品有加有减 , 硬质材料以减法为主进行雕 , 软质材料在用加法进行塑的同时也用“雕”的方法 。 漫塑就是雕塑艺术之一 ,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
他谈到 , 其次要知道漫塑的渊源 。 漫塑萌发于原始时期的岩画及原始陶塑 , 起步于新石器时代 , 到了秦汉成为艺术品趋向成熟 , 汉代是漫塑的兴盛时代 , 匠人们技艺高超,唐宋时期逐步发展为彩塑,为我国留下辉煌的艺术瑰宝 。 但此后, 由于封建农耕体制 , 审美等多种原因 , 漫塑逐渐淡化出艺术舞台 , 濒危失传 。
但王增丰表示 , 这么多年来他坚持将漫塑艺术融入院校美术教育、走进美术课堂 , 将美育带给孩子们 。 2003年他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聘请为驻校艺术家 , 他无偿为孩子们授课 , 让学生体验漫塑制作 , 获取创造美的能力 , 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漫塑老顽童” 。
对于漫塑的审美 , 王增丰提到 , 我们要从以漫传神的神韵美、夸张变形的造型美、风趣诙谐的幽默美、讽刺批判的内涵美以及独特新颖的原创美这五个方面来欣赏漫塑作品 。 王增丰的每件作品、创作的每个漫塑人物都有其内涵与独特的故事 , 他告诫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 有自己的创新 。
【|“漫塑老顽童”王增丰解读“漫塑之美”】
本文图片
为疫情创作的漫塑测核酸
据主办方介绍 , “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将至少开展10期 , 邀请文化艺术名家作为分享嘉宾 , 包括作家、书法美术家、声乐歌唱家、戏曲艺术家、话剧艺术家、全国金话筒主持人、动漫艺术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等 。 期待通过系列公益分享活动的开展 , 让更多市民朋友 , 尤其广大青少年 , 一起发现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 感受不同艺术的熏陶美育 。
知多D:
王增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 , 中国雕刻艺术大师 , 广东省、广州市民间艺术技艺大师 ,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 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院长 , 传承广州文化100双手 。 共创作了漫塑作品、根雕作品各1000多件 。 其中 , 漫塑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金银奖50多项 , 漫塑作品《画坛之光》荣获2014年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许晓蕾
- 艺术家|49位艺术家为“公园城市”打Call,诗意作品诠释心灵栖息地
- 和田玉籽料|和田玉籽料“枣红皮 鱼化龙花插”
- |(国际)“马家窑回声”陶瓷艺术作品展在荷兰举办
-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定档5月19日,讲述如何“重启”命运
- 职业教育|上班族夏季如何穿?优雅的“轻职场风”来了,通勤、逛街统统拿下
- |大通:以“艺”抗“疫” 以“艺”传情
- |生活不止庸庸碌碌,还应有“诗意栖居”
- |盘点那些年我们“吃灰”的收藏夹
- |汉剧人才“大比武”,全国网友首次云监考云助威
- |博物馆的力量|130多件巴蜀青铜器宜博晒宝,三星堆“机器狗”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