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古诗”创新汉语教学形式
结合自身的多语言教学经验 , 阿保把对音乐的热爱用在了海外中文教学的创新中 。 “老师 , 我为什么要学古诗?几百上千年前的这些文字和我有什么关系?”学生小娜(化名)在课堂上的提问触动了阿保 , 如何提升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 , 拉近他们和中华经典的距离 , 他跃跃欲试 。
从2016年起 , 阿保开始尝试用“唱古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汉语启蒙 , 让中西方语言和音乐碰撞出新的火花 。 在阿保看来 , “唱古诗”易学易唱 ,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 “歌曲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 就算是反复练习也不会觉得很枯燥乏味 , 而且学生还能用古诗歌曲来演出 , 在增强自信的同时 , 让古诗词的韵律美感也能在本地学校和社区得到传播 。 ”阿保说 。
《山村咏怀》是阿保写的第一首古诗歌曲 , “一去二三里 , 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在阿保看来 , 这首诗特别适合用作中文数字读写的启蒙教学 。 但是如何编配乐曲旋律 , 让孩子们在精炼的几句诗词中数清楚十个数字 , 且声调跟旋律不发生冲突 , 阿保曾为此搜肠刮肚 。
为了让孩子们对中文声调形成正确记忆 , 阿保确立了自己谱曲的首要原则 , “我的目的是教孩子们说普通话 , 要让孩子们的记忆和声调联系上 , 就得让唱的和说的一样” 。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语言的变体 , 阿保在谱曲中还加入了粤语版本 , 将《静夜思》谱成了普通话、英文、粤语三语版的歌曲 。
古诗英译是件难事 , 阿保在翻译《静夜思》和《登鹳雀楼》时采用了许渊冲先生的版本 , 还有不少作品则是在许老译文的基础上 , 根据音乐做了调整 。 阿保说 , 他对许渊冲这样学贯中西的前辈翻译家充满了敬仰之情 , 是他们让古诗在另一种语言里依然保有灵性和美感 。 由此 , 阿保的古诗歌曲很快就在澳洲本地学生之间流行起来 , “阿保唱古诗”也成了澳洲颇有名气的中文教学项目 。
吟唱出中华文化的美
疫情之下 , 2020年5月 , 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邀请阿保一起为澳洲儿童开设线上诗词吟唱班 , 用轻松吟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中国诗词文化的兴趣 。 课程一推出 , 便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
“疫情期间 , 线下活动比较难以开展 , 我想转到线上多做些事 , 去展现中华文化的美 。 ”阿保说 。 由此 , 阿保在YouTube、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和女儿一起唱古诗的视频作品 , “阿保唱古诗”也获得了大量海内外网友的关注 。
2021年3月30日 , 中国驻阿德莱德总领馆新馆启用 , 为此 , 总领馆精心挑选了3个文艺节目来呈现中国文化“古今兼具、中西合璧”的特点 。 阿保受邀参与庆典演出 , 带着12个澳洲孩子共同演唱了自己谱曲的古诗歌曲《声律启蒙》和《登鹳雀楼》 。 2021年11月26日 , 阿保带着9位澳洲本地学生为南澳州中文教师协会的“中文颁奖晚会”现场献唱了《静夜思》 , 给疫情下学习中文的澳洲孩子带去鼓励 。
关于对“阿保唱古诗”的未来 , 阿保有着自己的思考:“我想通过师生对话、音乐剧等体验式教学的形式 , 把古诗掰开揉碎了教给孩子们 。 唱古诗是一种立体学习中华文化的方式 , 能挖掘诗歌中的多元价值观、审美等深层内涵 , 希望能以双语或多语唱古诗的形式 , 与全世界共享中华诗词歌赋的美好 。 ”
如今 , 阿保已经谱写了60来首古诗歌曲 , 一把吉他 , 一曲童声 , 在寓教于乐中 , 他将中国传统诗词经典唱给更多的人听 。
- |“漫塑老顽童”王增丰解读“漫塑之美”
- |一天一个汉字——藏
- 陆游|古诗词中的养生之道
- 新诗|通告|现代新诗词要做不下去了
- |夏日说槐,人生梦里槐安国,槐安梦古诗词五首
- |芳官,把自己玩坏了
- |玩文玩,得有几把刷子,可你会用吗?
- 独角兽|把情绪写在脸上,是小孩子的做法,成熟的人都会做这件事
- 三国|15首经典励志诗词,失落时读一读,总有一首点燃你的斗志
- 大板鲫|一把水草、一双雨靴, 江西大爷每天15元一斤卖几十斤鱼获, 从不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