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本文图片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近日收到“华古”团队寄来的新书《寻迹南京》 。 从2019年的《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 , 到今年出版《寻迹南京》 。 从当时的“主题南京”团队 , 扩大到现在的“华夏古迹” , 访古足迹遍布全国 。 随着近些年的国学热、访古热 , 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寻访古迹的圈子里来 。 很荣幸能够见证这样一个民间访古团体发展壮大 。
说起与“主题南京”的结缘 , 还是要谈起老友王勘兄 。 王兄今年不过三十多岁 , 但访古经历已长达20年 。 我们于2014年结识 , 当年的他已经走遍陕西、河南一带的汉唐帝陵 。 因为当时我走访了徐州汉墓 , 并写文章对几座失考墓的主人身份进行推测 。 由是与王兄进行彻夜长谈 , 又一一纠正了分析结论 。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本文图片

与纯粹的访古者不同 , 王兄是有着学科专业背景的钻研者 。 走访古迹之余 , 他会去查阅资料、研究分析 。 加之天资聪慧、文笔斐然 , 王兄也留下了大量考察笔记 。 这也是他主编《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一书的背景 。 当时拿到厚重的新书 , 王兄嘱托我写一篇书评 。 无奈“崔颢题诗在上头” , 只有仰望的份了 。
彼时的王兄还未成家 , 大抵也是个追风少年 , 东奔西走寻访古迹 , 忙的不亦乐乎 。 后来与嫂子杨彩相识 , 遇到了一位知书达理且志同道合的慧心姑娘 。 工作生活之外 , 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古迹遗产”上 , 想要为文化保护事业上做出点贡献 。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本文图片

南京是座历史厚重的古都 , 熏陶出了一批历史古迹爱好者 , 由此他们认识了老邵 。 邵老师的传奇特点是将爱好发挥到了极致 , 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 , 将单纯的线下“寻访古迹” , 带入“互联网+”的时代 。 他的出色组织能力 , 集结起南京周边一种访古大咖 , 成立了“主题南京”团队 , 又成功将其升级为“华夏古迹图” , 访古也能线上打卡 , 信息实现了共享 。
“华古”茁壮成长 , 汇聚的高知、高能人才越来越多 。 如果说《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一书 , 还是王兄和邵老师的情怀之作的话 , 那《寻迹南京》已经成为他们有条不紊 , 面向古迹爱好者群体和市场推出系列图书的开山之作了 。 继《寻迹南京》之后 , 《寻迹北京》、《寻迹洛阳》等书籍都将纷至沓来 , 让古迹爱好者尽可大快朵颐 。
寻古觅幽者古来有之 , 但“访古”成为社会现象 , 不过是改革开放衣食温饱后的事情 。 好事者往往喜爱著书立说 , 旅游市场火爆时亦不乏行程规划的书籍画册 。 但能够以“古迹”专业眼光 , 精心挖掘历史文化 , 详尽梳理线路坐标 。 《寻迹南京》大概是首创 。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
本文图片

客观来看 , 这本书以南京市的“国保”为写作范畴 , 文保点位本无新意 。 但是能够站在全局 , 用系统思维 , 将博大精深的古都文化内核解构、重组 , 并以一本书来囊括 , 编辑班底的水平可见一斑 。 这也是一本“古迹”画册 , 全书所选照片的精美程度 , 不逊于摄影画报 。
【|《寻迹南京》这本书值得收藏】所以 , 于一般的仿古爱好者来说 , 《寻迹南京》这本装帧精美的图书 , 还是十分值得收藏的 。 我本闲云野鹤 , 于“华古”来说 , 似乎也是圈外人 。 但拿到这本书时 , 还是由衷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