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御史为官名,先秦时御史主管宫廷文书档案,成为国君的秘书兼有监察性质的官员 。秦汉之后,御史为专职的监察官 。秦汉的御史中丞、隋唐的御史大夫、明清的左右御史大夫、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及以下诸御史 , 均可通称为御史 。
御史的设置 , 旨在监察官风官纪、官员行为,负责考课、监察、弹劾官吏,是吏治的一种机制 。御史就是专门寻找、弹劾官员过错,协助朝廷规范官吏行为、清明官场风气的纪检官员 。
为了鼓励御史放心大胆地弹劾违纪不法官员,朝廷便赋予御史享有“风闻奏事”、“风闻弹劾”的特权 。风闻指“只是传闻而无实证”之事,即只要耳闻某官有某种违纪行为而无需查证便可奏闻弹劾 。即便事后证明弹劾有误,也是言者无罪,不承担什么责任 。
宋朝准许御史风闻奏事,且有指标 。即限定御史到任百日内必需奏事 , 否则便是失职,将会受到罢黜、外放(调离京师任地方官)或罚款等处罚;每月必需奏事一次,称为“月课” 。
【御史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御史本来是协助朝廷纠正官员不法行为、清正官风、加强吏治的监察官员,不想却让“风闻奏事”弄走了样儿 , 御史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官见怕” 。官员畏惧之如虎,以致流传“宁逢恶友,莫逢故人(御史);故人相逢,不吉则凶(凶多吉少)”的谚语 。
御史就是现在的“纪委” , 有督察百官,风闻奏事,弹劾官员的权利 。御史说错话没有关系,御史也是言官,所谓“言者无罪”,隐瞒不报才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