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精神分析”太容易使人上当!
并非是女人更容易沉浸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中国90年代的“中德班一期”被誉为中国心理治疗领域的“黄埔军校”,培育出100多名“学员”,国内精神分析治疗顶尖级的专家大部分都出自于此 , 这些学者大多是“男士” 。在这些“大咖”们的推动下,“精神分析”被营造成一种具有“催眠效应的氛围”:
第一,似乎一个心理咨询师 , 如果没有精神分析的受训经历,在知识体系上,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 。
【弗洛伊德心理创伤理论 弗洛伊德女性心理学】第二 , 精神分析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被认为”适合的人群非常广,尤其是可以适用于创伤和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这个在其它的流派中就有很大的难度 。”
这显然是“一家之言”,但流传极广 , “深入人心” 。
事实上,精神分析是一个骗局!
弗洛伊德伪造案例 , 为之则害人,终生圆谎 。
美国一项针对“双重人格”的心理研究,运用精神分析挖掘个案的“潜意识”,发现个案不是“双重人格” , 是“三重人格”,再挖……直至发现是“七重”,此时个案崩溃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精神分析是一种伤害 。这项研究的过程被拍成纪录片,在1997年电视《探索时代》频道播出 。
2012年王国芳博士翻译《杀死弗洛伊德》(【加】托德·迪弗雷纳)的目的就是:对消费者提供保护,对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拷问:
第一,弗洛伊德师从沙尔克,坚信歇斯底里是生理疾病,当沙尔克幡然悔悟接受“贝儿南的歇斯底里是心理问题”的学说,后有深刻研究进展,弗洛伊德窃取了沙尔科的研究成果,并与沙尔科撇清关系;
第二,“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石《安娜·O》,是弗洛伊德伪造的 。安娜·O的原型帕本海姆的原始病例的曝光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弗洛伊德把一场闹剧和灾难装扮成一部史诗 。
事实是 , 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未能治愈帕本海姆,并且还强迫其收养在瑞士的一家高档疗养院里,在那里人们将他当做一名吗啡成瘾者和有数种慢性疾病的人对待 。1883-1887年,帕本海姆被另外收容到疗养院3次,而且每次都被诊断为歇斯底里 。
帕本海姆在贝里维疗养院待了大约一年之后,布洛伊尔向弗洛伊德的妻子玛莎明确地表示,他希望帕本海姆能以死来“解脱痛苦” 。(见Hirschmüller,1978:116页;)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布洛伊尔其一没有治愈帕本海姆的病症,其二对她的药物成瘾(吗啡)负有很大的责任,并且其三 , 深深地困扰于帕本海姆的痛苦,但是他和弗洛伊德却与1895年将这个案例作为“谈话疗法”的成功案例:通过叙述压抑的记忆得到宣泄;然而,不管我们多么体谅布洛伊尔在治疗帕本海姆期间的良苦用心,都很难不把“动机卑鄙”归咎于他和弗洛伊德在《癔症研究》中对个案的可疑描述 。
第三 , 弗洛伊德出名以后,随后编造布洛伊尔移情于治疗对象帕本海姆,从而败坏布洛伊尔的声誉 。再后来写了一部著作《杜拉的故事》映射布洛伊尔婚外恋,诋毁布洛伊尔并与之切割 。
总之 , “精神分析”借助《安娜'O》以欺骗开启一个时代,以被揭穿而在欧美尴尬谢幕,整个“精神分析”就是一个英文字母“O” , 或数字“0”,就像变戏法儿,除了欺骗 , 其它啥都没有 。但是,精神分析的幽灵还在中国大地徘徊,还在欺骗、伤害着“被咨询的人”,“精神分析”需要彻底地被“杀死”!所以加拿大学者托德.迪弗雷纳的著作《杀死弗洛伊德》的目的就是要在肃清精神分析的余毒同时,尽量减少被精神分析欺骗或伤害的消费者 。
- 男人被拉黑后的心理,了解男人的心理才能让他更爱你
- 一个人屏蔽你却不删你 他这是什么心理
- 同性恋是什么样的心理 男同事喜欢已婚的我怎么办
- 男人分手一年后的心理,男人分手一年没放下的表现
- 新婚出轨的男人是什么心理,出轨男应该怎么处理
- 女人当了小三的后果,女人当小三是什么心理
- 女人出轨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心理学出轨的女人有什么表现
- 女生给男生表白男生什么心理 男生被女生表白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 男人34岁没结婚的心理他自己其实也着急
- 男人出轨被发现后什么心理,男人出轨能回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