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间丧葬文化中“七”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意思是七天,通常七天表示祭奠亡者的一种阶段性,以七七表示终局 。“头七”就是七七中的第一阶段,即头七天 。
民间“七七”之俗很古老 , 流传至今 。至于此俗古老到什么程度,从现在的史料来看,最早见于《北书》、《魏书》、《北齐书》等,后来历代文人在个人的著作中屡有记载,如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的《君臣相遇传》、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等等的文中都有涉及 , 还有一些学作品,如《三言》中的一些篇章也有描写 。又如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对“七七”专门做了一番考证 。
文章插图
“七七”之俗指人离世后 , 以七日为期,每七日上坟祭奠一次,到四十九日上,也就是共七个七天 , 即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简称为“七七” 。民间又把“七七”称之为“尽七”、“满七”、“断七” 。关于“七七”的来源,据古人考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
一说来自于佛教 。佛教以七天为一个轮回,认为世间之人死后,每个七天都有投胎转世的机会 , 就要靠死人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路径 。亲属怕死者找不到投胎转世的路,每个轮回的第七天要进行祭拜和超度,帮助和指引其走向投胎转世之路 。如果七七四九天内死者还找不到投胎转世之路,世上的亲人也就无可奈何了,死者也就只能做游荡在世间的孤魂野鬼 。
文章插图
二是来源古老的招魂习俗 。招魂指招回死者的灵魂,春秋战国时民间的一种习俗 , 尤其以楚地为甚 , 如《楚辞》中就有《招魂》,可见当时的招魂巫风盛行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暂时脱了躯壳 , 游离在人世间,从人死开始的七日内不能埋葬,通过请专门的“有司”(巫师)来招魂,希望灵魂归入躯壳内,死去的人就能复活 。七天内不能复活,就确认为人是真的死了,可能埋葬,这就是“头七”的来源,是古代舍不得亲人离去,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把死人埋葬后,仍以七天为期,继续以祭祀的方式进行招魂,将其引回家中,不至于到处流浪,及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过了四十九天后,世人谁也奈何不了 。后来,招魂就逐渐形成了民间的一种对死者的祭奠习俗 。初丧多以七日为期,逢七必上坟祭奠 。
文章插图
随着民间习俗的发展,各地产生了不同的习俗,对“七七”也产生了相关的禁忌 。不同的地方,“头七”中出现了不同的祭奠形式 。如民间很多地方在死人埋葬后 , 三天内,每到黄昏时要到坟前点灯,各地有不同说法,如黑龙江一带的说法是怕死者夜间害怕,而南方一些地方则认为,则埋葬的死者灵魂不安定,还不停地在路上游荡,点灯是为了让其不至于迷失回家(坟墓)的路 。南方很多地方,死者埋葬后三天内,早晚要给死者送饭,就是将饭摆于坟前 , 主要是怕死者刚到阴间,还搞不清方向,饭让饿鬼抢走,没有饭吃 。三天后就忌频繁上坟 , 认为于孝子孝女不利,这些地方已没有“头七”的说法 。
文章插图
民间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逢七必祭扫 。如河南一带,祭七避子嗣的说法 。比如,死者只有一子 , “头七”就不能上坟祭扫,有二子 , 二七不能祭扫,以此类推 。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则忌四七上坟祭扫 。有很多地方七七的祭奠,从古代的上坟祭奠 , 改为在家中祭奠 。有的地方依然讲究“七七”上坟,但与古代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如“头七”为小祭,“三七”为中祭 , “五七”为终祭 。也就是说“七七”实际上只到“五七”为止 , 最后还有一个百日上坟之祭,称“过百” 。
-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怎么办 情绪非常低落怎么办
- 苹果手机xs怎么样 苹果xs手机好不好
- 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工作总结 如何做一名销售员作文
- 木兰词拟古决绝柬友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赏析
- 青春的放纵换来一辈子卑微
- 虚伪的朋友表现在哪些方面
- 性格软弱的人怎么变强 学会拒绝别人是关键
- 因为她我爱上了出差,她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 邻居出差了我上他家帮忙搬东西 没想到发生尴尬的事情
- 少妇白洁一夜哭了7次 记录丈夫出轨两年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