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由来 春秋五霸的来历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 。五霸其说不一: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 秦穆公、吴王夫差 。
春秋五霸之四说,孰是孰非,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兹举较为公认的例1五霸简介之 。
一、齐桓公——名小白,齐僖公之子,襄公之弟,春秋时齐国国君 ,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势强盛 。前679年,会宋、陈、卫、郑于鄄(今山东鄄城县北),始称霸诸侯,奉行“尊王攘夷”政策 。前666年 , 奉周天子命讨伐卫国;前664年冬 , 攻山戎以救燕国 , 至孤竹(今河北卢龙县)而还;前661年,败狄救邢、卫二国;前659年 , 率诸侯助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市西南) , 并为邢筑城;楚成王攻郑,齐、鲁、宋、郑、曹、邾会盟于犖(今河南淮阳县附近),谋救郑 。前656年,会鲁、宋、陈、卫、郑、许、曹之师攻蔡 , 蔡溃 , 进兵攻楚 , 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结盟而还 。前652年 , 周因王子带争王位而引起内乱 , 齐、鲁、宋、卫、许、曹、陈、郑与周人盟于洮(鄄城西南),共尊周襄王为王 。前651年,诸侯盟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县东) , 规定与盟诸侯永保和好 , 维护等级制度 。后又两次命诸侯戍周以御戎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尊扶周王室、救助诸侯功著,当之无愧的五霸之首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由来 春秋五霸的来历】二、宋襄公——名兹父,宋桓公之子,春秋宋国国君 , 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 。齐桓公逝后与楚争霸 。前642年 , 率宋、曹、卫、邾之师平齐乱 , 立齐孝公 。次年,宋襄公图霸 , 执鄫子(鄫国国君),用为牺牲以祭神,欲以此威胁东夷附宋 。前639年,与齐、楚会盟于鹿上(今安徽阜南县南),请求楚支持宋为霸主,楚同意 。同年秋,会诸侯于盂(今河南睢县西北) , 在会上被楚所执,旋获释 。前638年,因郑朝楚,宋襄公率卫、许、滕之师攻伐郑 。十一月,宋与楚战于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 , 宋襄公因遵守春秋战礼而遭败绩,本人大腿受伤,转年因伤重去世 。
三、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年在位 。晋文公即位后,善于听取臣下意见,改革内政,扩建二军为三军,国势渐强 。前635年讨伐周室王子带叛乱,护送周襄王回王城(今洛阳),安定王室 。前632年三月,晋文公率晋、齐、宋、秦之师大破楚、陈、蔡之师于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 , 遏止了楚称霸中原的脚步 。当年冬 , 晋文公主持晋、齐、鲁、宋、蔡、郑、卫、莒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之会盟,号称践土之盟,自此称霸诸侯 。
四、秦穆公——名任好,秦德公之子 ,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前621年在位 。秦穆公选贤任能协助治国,国势渐强 。前659年率师伐茅津戎,胜之 。前651年,派兵护送晋公子夷吾返回晋国为君,是为晋惠公 。夷吾先许以割晋之河西、河外八城之地以予秦;可归晋为君后食言 。前645年,秦穆公率军伐晋,大破晋军于韩原(今山西稷山县西) , 俘晋惠公,旋释之;秦尽得晋河西之地,并置官司于河东 。前636年,派兵护送晋公子重耳返国为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逝后,秦穆公连续对晋用兵 , 因崤函通道和风陵渡皆为晋所扼而被阻,转而向西戎发展 , 灭国十二(一说二十),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周天子致贺,秦自此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