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做的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做的】这个问题以前曾简单作复,现再探讨一下其可能性及所存在的疑点 。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将所获和氏璧改制为玉玺 , 由李斯篆刻 。此玉玺此后成为传国玉玺,历经多代,屡遭劫难,甚至摔掉一角而被修补,最终神秘失踪 , 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
和氏璧因完璧归赵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玉璧,其出处虽有记载,但现今亦有多处竞争,试图成为和氏璧的故乡 。至于其形状型制,虽可推断,但也无法证实 , 只知道这件璧如果蔺相如用力掷出,必碎无疑,秦王恐其碎裂才递还给蔺相如,这才有了完璧归赵的佳话 。
那么,传国玉玺究竟是不是和氏璧改制的呢?
如果是,则与我们认知的璧及玺的器型不符 。玉璧历来为圆片状 , 迄今尚未见到超过10厘米厚的玉璧 。有人说和氏璧至少厚过10厘米,试想,这么厚的玉璧,秦王还会担心蔺相如摔碎吗?还有人说,和氏璧仍为一块璞玉 。如果仍是一块璞玉未经雕琢 , 又怎么知道玉质好坏呢?根据这个逻辑推理,传国玉玺不太可能是和氏璧改制的 。
从另一个角度看,传国玉玺也许并不太大,如汉初吕皇后玉玺仅2.5厘米见方,厚点的璧也许够用 。虽玉玺可大可小,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字,应该比皇帝皇后印玺大一倍以上,当不至于小到普通印章那样 。后来的传说,王莽篡权时命其弟索要玉玺,长乐宫皇后怒掷玉玺而致其失去一角 , 经王莽以黄金修补 。这样描述的玉玺,至少也应在8-10厘米见方吧,不致于如骰子般大小 。如果以和氏璧改为玉玺,玉材不够大或不够厚 。
近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王博士认为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是两个独立的国宝 , 琢璧为玺没有文献和事实根据 。此说有一定的道理 。更何况连卞和与和氏璧的故事,历代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 。
图示清代玉玺和汉代玉璧,没有可比性,仅说明二者型制相差甚远 。当然秦玺可能小一些,但用玉璧改制也太牵強 。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做的

文章插图


和氏璧的故事和来历 传国玉玺是不是和氏璧做的

文章插图
是和氏璧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