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 此书对研究简帛古书很重要 。 我们都知道 , 先秦两汉的古书都是写在竹简和缣帛上 , 墨子叫“书于竹帛”(《墨子》的《兼爱下》、《天志中》) 。 汉以后 , 魏晋时期 , 纸书才逐渐取代竹书和帛书 。 班志中的古书是简帛时代的古书 。 当时的书 , 都是写在简帛上 , 有些还有图(插图或附图) , 也是画在帛上(当时的地图也多半画在帛上) 。 今天 , 我们的图书馆还是图、书并称 。 所谓“图书”这个词 , 既包括图 , 也包括书 。 班志中的书是以竹书为主 , 帛书贵 , 比较少 。 但什么书用竹 , 什么书用帛 , 分布规律如何 , 太值得研究 。
《汉书?艺文志》 , 我读过很多遍 , 真正读出点味道 , 还是靠了简帛研究 。
简帛研究让我多了一只眼 。
去年下半年在北大讲课 , 再次讲“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 我不想重复以前在书里讲过的东西 , 希望读点新材料 。 课是小课 , 授课对象是研究生 。 为了便于讨论 , 我对选课人数做了限制 。
这是个讨论课 , 很像读书会 。
我带学生读竹简 , 一是清华楚简《保训》(原文已经发表) , 二是清华楚简《耆夜》(只有李学勤先生的介绍 , 原文未发表) , 三是上博楚简《容成氏》 , 都是一字一句读 。 最后 , 我想讲一下《汉书?艺文志》 。 我给学生发了个提纲 , 想借这个提纲 , 讲一下学术史 , 可惜没讲完 。 12月28日是最后一课 。 讲完 , 这个学期就结束了 。
课程结束后 , 离春节还有一段 。 春节前后 , 与《华夏地理》相约 , 到太行山考察 。 2月4号走 , 2月16号回 。 这之前 , 正好有段空闲 。 2010年的头一个月 , 我在家里读书 , 每天早起 , 敲一会儿电脑 , 不知不觉 , 原来的提纲竟变成一篇长文 。
新学期开始 , 我把这篇笔记发给同学 , 请他们提意见 , 帮我修改 。 不断发现错 , 也不断发现问题 。 我觉得 , 汉赋三体 , 成相体很重要 。 这次跑太行山 , 先去郑州 。 我在郑州看到一面汉镜 , 居然是用成相体写成 。 所以这次修改 , 我加了点参考资料 。 一是《荀子》的《成相》篇 , 二是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的第六章 , 三是李经谋藏镜和梁鉴藏镜 。 最后 , 我还加了个参考书目 。
这个书目 , 经过选择 , 只是最低限度的书目 。
这两年 , 我有一个反省 , 说话和写书不一样 。 演讲不能照本宣科 , 念档案 。 我们想过的东西 , 不光要写出来 , 还要能讲出来 。 我理解 , 只有我手写我口 , 最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讲最复杂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学术 。 这是境界 。 旁征博引 , 脚注密密麻麻 , 当然重要 , 但删繁就简、由博返约 , 也一样重要 。
你吃过的苦 , 不必让别人再吃;你受过的罪 , 不必让别人再受 。
书 , 一网打尽 , 折衷众说写集释 , 资料长编式的考证当然是基础 , 但也仅仅是基础 。
注释《汉书?艺文志》 , 书很多 。 前人的研究 , 主要侧重三个方面 , 一是人名、书名和词语的查证 , 看古书提到过什么相关线索;二是研究古书著录的体例 , 前人所谓校雠学的研究是这一种;三是讨论种数、家数、篇数、卷数的统计 , 主要是算账 。
本书的重点有所不同 , 我是以简帛古书的知识为出发点 , 重点讨论班志的分类 , 看每一类古书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 大类也好 , 小类也好 , 每一类的性质是什么 , 彼此间的关系是什么 。 这是大局 。 细节 , 前人的讨论也非山穷水尽 , 留下的问题很多 , 我做了新的讨论 。 家数和篇数的统计 , 主要问题在《六艺略》 。 《六艺略》讲家 , 是有人论人 , 无人论书 , 各类后面的小计 , 家数不等于书的种类 。 前人讲家 , 不能分辨两种家 , 所以怎么也讲不圆 。 这方面的问题 , 我也做了梳理 。
- 书法|我,华为工厂的普通员工,透露收入,告诉你基层员工待遇如何
- 钱币|1988年,五台山发现价值数亿的宝藏,工人们瓜分逃亡,结果如何?
- 失业率|失业率 18.2% 创新高,职场人纷纷“摆烂”,如何挽救职场低迷?
- 教师|“女教师”如何穿?这27种搭配值得借鉴,一副温柔气质的时尚风格
- 饵料|很多人都喜欢用玉米来钓鱼,可不知如何运用到最好
- 翡翠|翡翠四季豆是祥瑞的象征,但是它也有很多讲究,你知道如何挑选吗?
- 汉字|Logo中的汉字如何传达中华文化?
- |和田玉好不好?如何打开和田玉收藏之路?
- 刘越|又是一年“520” 看古代诗人教你如何表白!
- 九江|一个职场小白,如何成长为职场精英,《杜拉拉升职记》很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