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 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 , 作为诗客的史湘云反客为主急着要做东道 , 拟题菊花诗 , 顺带请贾母等众人逛园子赏桂花吃螃蟹 。 这一天贾母携众人入园来 , 行到藕香榭处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 , 命人念 , 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 , 菱藕香深写竹桥 。
贾母听了 , 又抬头看匾 , 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 , 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 , 叫作什么‘枕霞阁’ 。 我那时也只像她们姊妹这么大年纪 , 同姊妹们天天顽去 。 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 , 几乎没淹死 , 好容易救了上来 , 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 。 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 。 众人都怕经了水 , 又怕冒了风 , 都说活不得了 , 谁知竟好了 。 ”
枕霞一词出自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两句具有一番洒脱闲适 , 又极富文采 , “枕霞阁”可以和大观园的“沁芳亭”遥遥相对 。
通过作者这些细节描写 , 不经意间向我们透露出了贾母当年生活的一个场景 , 一个缩影 , 原来 , 贾母年轻时也是颇为活泼好动的 , 原来史家也有这么一个花园 , 也有一些亭台楼阁 , 也有一帮女孩子 , 堪称是金陵十二钗的另一个版本了 , 或是金陵十二钗前传 。
本文图片
整个红楼梦一开场提到贾母就是一副老人家的形象 , 黛玉进贾府提到贾母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 冷子兴演绎荣国府称其为史老太君 , 我们几乎忘了她也有过青葱的少女时光 。
想来当年的贾母也如湘云黛玉一样 , 生得姣花软玉一般 , 也有满腹的才情 , 贾母为什么喜欢湘云?就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 从元迎探惜到湘云都可窥见贾母当年的影子 。
后来湘云就用枕霞旧友作为自己的诗号 , 写出了无数好诗 , 其实枕霞阁的真正主人是贾母 , 这个枕霞旧友看似是湘云实则是贾母 , 谁说贾母没参加过诗社 , 枕霞旧友就是明证 。
红楼梦通篇下来没有见贾母作过诗 , 实则贾母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 , 参观藕香榭让湘云给她念那一副对联 , “芙蓉影破归兰桨 , 菱藕香深写竹桥” , 同行一起的王夫人 , 薛姨妈凤姐等人都没有这种雅兴 , 同样是四大家族出身 , 这几个人的品味比起贾母来差了一个档次 。
参观宝钗的房子 , 及进了房屋 , 雪洞一般 , 一色玩器全无 , 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 , 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 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 , 衾褥也十分朴素 。 连呼不可 , 说着叫过鸳鸯来 , 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 , 还有个墨烟冻石鼎 , 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 。 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 , 把这帐子也换了 。 ”
本文图片
看贾母给宝钗送的那几件东西 , 既内涵高雅又素净大方 , 这才是大家该有的气度 。 到了潇湘馆 ,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 , 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 , 过了后来就不翠了 。 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 , 这竹子已是绿的 , 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 。 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 。 明儿给她把这窗上的换了 。 ”那银红色的霞影纱配上绿色的翠竹可谓是清新明媚 , 所以才有了茜纱窗这个美名 。
在妙玉的栊翠庵内品茶喝的出“是旧年蠲的雨水” , 连林黛玉都品尝不出来 。 听曲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 , 借着水音更好听 , 回来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 , 又宽阔 , 又听得近 。 中秋节带众人赏月 ,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 , 比先越发精彩可爱 , 因说:“如此好月 , 不可不闻笛 。 ”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 。 贾母道:“音乐多了 , 反失雅致 , 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 ”一时间呜呜咽咽 , 悠悠扬扬 , 吹出笛声来 。
- |辛弃疾,诗词里的一颗飘零的赤子之心
- |怀一颗温润匠心,房军建找到玉雕文化传播新窗口
- |从前的从前,水草丰美,布衣温暖,一颗鸡蛋就能引出许多故事
- |贾母和林黛玉的一次冲突,贾母的深意林黛玉懂了吗
- |玩玉,用一颗石头串起来的秘密,越来越多的人玩玉?它应该怎么来玩
- |一颗“翠玉白菜”,为何能打败众多国宝,成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 |贾迎春出嫁前,贾母的态度冷酷无情,真正为她痛苦的只有一人
- |“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这句话,是暗示宝玉黛玉有夫妻缘分吗?
- 许结|新书架丨“香草美人”带你亲近古老而高贵的“赋”文体
- |为何贾惜春出生后,贾母要吩咐王夫人抱来抚养?作者写得太隐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