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评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在痛苦中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

|文艺评论|评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在痛苦中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
本文图片

理查德·耶茨去世七年后 , 小说家斯图尔特·奥南在《波士顿评论》上发了一篇长文《失落的理查德·耶茨世界》 。 奥南为耶茨长期遭遇的忽视而鸣不平:“他在世时 , 作品遭到忽视 。 他去世后 , 他名下的九本书悄悄下架 , 几乎完全消失 。 写这么好 , 然后却被忘掉 , 这让人心寒 。 ”
2008年 , 英国导演萨姆·门德斯把耶茨的成名作《革命之路》改编成电影 , 又一次掀起阅读耶茨的热潮 。 被视为纪录片领域“教父”的BBC制作人尼克·弗里泽当时撰文《耶茨 , 黑暗天才的重生》 , 他回顾了作家被埋没的一生和死后哀荣 , 总结道:“他生前从未赶上对的时机 , 在战后的繁荣中 , 他的小说看起来是晦暗过时的;他出了几本书 , 每本都卖不动 , 这造成了作家无法自愈的内心创伤 。 耶茨的作品是给这个时代的美国准备的——遭遇无数幻灭 , 普通读者能更多地共情小说里普通人的悲伤 。 ”这番对耶茨作品既往接受度的观察 , 也预见了它们后来的命运:越是世事不甚顺遂时 , 耶茨越多地被阅读 。
在感情层面 , 他写的一切都是半自传
耶茨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革命之路》让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高光时刻 , 小说入围了1961年的国家图书奖终评名单 。
《革命之路》开篇是一次失败的社区演出 , 被寄予厚望而最终成为耻辱记忆的草台班子秀 , 是主角惠勒夫妇婚姻和命运的象征 。 “弗兰克曾经以为今天妻子将以光芒四射的形象出现 , 她的每个眼神和动作都会让他的喉咙充满渴望 。 但眼前的她阴郁 , 痛苦 , 面容憔悴 , 红肿的眼睛闪动幽怨 , 这都是熟悉的 , 家常的 。 ”很多年后 , 身患肺气肿的耶茨回顾自己一度辉煌的人生上半场 , 把他从文坛入政坛、为罗伯特·肯尼迪撰稿的经历写成《未定时代》 , 他在这本未完成的小说里写着环绕着“肯尼迪童话”和纯真年代的虚假包装 , 幻想注定破灭 , 弗兰克是这样 , 耶茨也是 。
未曾实现的雄心壮志零落成泥碾作尘 , 希望被现实击碎 , 源源不断的暗淡现实 , 成为迟迟不能落幕的耻辱的戏剧 。 几十年的时间里 , 耶茨的写作和他写下的人物命运 , 交织成阴郁的复调 。 他曾评价自己的偶像福楼拜:“他虚构了情节 , 但是在感情层面 , 他写的一切都是半自传 。 ”这何尝不是耶茨的自况 。
|文艺评论|评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在痛苦中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
本文图片

1981年 , 《革命之路》出版20周年之际 , 耶茨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面世 。 那时 , 美国文学界的潮流转向 , 清澈的文风、口语化的对白、以及对生活中一败涂地的普通人的关注成为时尚 , 落伍多年的耶茨逆袭成先锋者 。 其实 , 他在这些被认为引领风气的短篇小说里翻来覆去写的 , 还是1940-1960年代的经验 , 《恋爱中的骗子》是对《革命之路》遥远的回应 , 是他半生经历的参照 。
【|文艺评论|评理查德·耶茨及其作品:在痛苦中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流产的梦想 , 他的人物无法掌握命运
大部分时候 , 耶茨的行文使用超然的第三人称 , 只在很有限的作品里 , 他会选择第一人称叙事 , 比如《哦 , 约瑟夫 , 我很累》和《问家人好》两个短篇 , 他以惊人的诚实袒露了一个作家内心最深处的痛苦 , 他在这种痛苦中学会感知普通人的悲伤和局限 , 并因此怜悯没能得到拯救的人生 。
耶茨的童年惨淡 , 这造成他成年以后持续终生的糟糕心理状况 。 他三岁时 , 心比天高的母亲揣着虚无缥缈的艺术梦想离开了推销员父亲 , 他和姐姐随母亲过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 因为持续拮据 , 他被送入寄宿学校后 , 遭了很多校园霸凌 。 耶茨的母亲是一个能力不足以实现志向的不入流雕塑家 , 性情天真 , 情绪不稳定 , 又喝太多的酒 。 《革命之路》的爱波和《复活节游行》的艾米莉 , 都有耶茨母亲的影子——因为过度的浪漫而焦虑 , 满怀希望地认为自己是个重要的人 , 任凭盲目的意志支配着自己一次次重蹈覆辙 , 而幸福宛如水月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