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贞甫|老藤《铜行里》出版,书写百年制铜世家的传奇

【滕贞甫|老藤《铜行里》出版,书写百年制铜世家的传奇】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郑文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 , 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国器也以铜器居多 。 《铜行里》就是一部讲述制铜世家的作品 , 由作家出版社和沈阳出版社联合出版 , 现已上市 。
滕贞甫|老藤《铜行里》出版,书写百年制铜世家的传奇
本文图片

国家强盛离不开制造业 , 而制造业是靠工匠之手托起来的 , 即或在今天 , 如果没有大国工匠去制作 , 那些高科技设计也只能晒在图纸上 。 《考工记》有这样几句话:"知得创物 , 巧者述之守之 , 世谓之工 。 百工之事 , 皆圣人之作也 。 "把百工之事与圣人联系起来 , 这是古人重视工匠的最高体现 。 然而 , 技艺再精湛的工匠也离不开时代的时和势 , 国势强 , 工匠自然能够梦想成真 , 国力衰 , 铜行里的铜匠连一口大火锅都打不成 。
工匠命运是时代风云际会的缩影 , 这一点 , 从作者老藤在书中塑造的石家三代铜匠的梦成与梦碎中得到了佐证 。
老藤 , 本名滕贞甫 , 山东即墨人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 现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 曾获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北京文学》奖等 。 长篇小说《战国红》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
他笔下的《铜行里》 , 通过沈阳一条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胡同的兴衰 , 再现近代中国的峥嵘岁月 。 铜行里是沈阳城一条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胡同 , 皇太极建盛京城时 , 将城里城外的铜匠铺迁至故宫北端的城中心 , 逐渐形成这条铜行胡同 , 将城中铁匠铺迁至城之四面 , 呈拱卫之势 , 取意皇城要有"铜心铁胆" 。 小说以这条铜行胡同的历史演变为经 , 以铜行里发生的传奇故事为纬 , 编织出了沈阳古城百年的"清明上河图" 。
滕贞甫|老藤《铜行里》出版,书写百年制铜世家的传奇
本文图片

书中 , 石家铜器行传到石洪祥手里 , 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 他想在父亲百岁大寿的时候 , 献上一份寿礼 。 在准备寿礼的时候 , 他发现了父亲的日记 , 日记里有父亲的心愿 , 一是打造一座与实物 1:10 比例大小的铜殿 , 二是造一册"软铜策" , 记录百位友人 。 石洪祥决定帮父亲实现心愿 , 铜殿好造 , 但在锻造百人的"软铜策"时犯了难——只有人名是无法填满铜策的 。 于是 , 石洪祥有意跟父亲聊起往事 , 借以打探 , 竟发现父亲的百位友人 , 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 ……
小说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众多的铜匠形象 , 他们各有所长 , 性格各异 , 但他们对铜都怀着一种敬畏之心 , 知道不能糊弄自己的手艺 。 他们怀有一颗不变的"铜心" , 追求浩荡的"铜气" , 珍惜难得的"铜缘" 。
(出版社供图 编辑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