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生活言论:请客吃饭的逻辑

梁文道 /文
饭局|生活言论:请客吃饭的逻辑
本文图片

假如有一个人约你吃饭 , 你实在没有多大兴趣 , 但又不好意思不去 , 结果虽百般无奈也只好赴会 , 那么你要如何避免还有下次?你该怎么做才能不用在短期内再见到他而又不失礼数呢?
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出钱埋单 , 把这顿他主动邀约的饭局变成你的慷慨请客 。 如此一来 , 就是他欠你一餐饭了 , 日后就算他再约你 , 你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借辞推托 , 反正现下欠人情债的不是你 。
如果你不怕心里不舒服 , 也不管这人以后会不会小看你 , 总之见他一次就算 , 绝对不要再有下回就行 , 那么你也大可反其道而行 , 愉快地让他去掏腰包 。 因为自此之后是你欠了他一餐 , 依据常理 , 他断不会三番五次来电催促:“喂 , 你还欠我一餐饭 。 ”(要是说得出这样的话 , 那一定是个不用闪躲的熟人 。 )
当然 , 上述情境已经经过简化 , 我还没把双方的性别差异、年龄长幼以及地位高下一一计算进去 。 假如顾及这些条件 , 情况当然会复杂得多 。 然而这么复杂的道理 , 我们大部分人用不着人教 , 也用不着看书上课 , 自然就在社会生活里学会了 。
因为请客与被请的逻辑就是整个社会关系逻辑的一个切片 , 看一个人会不会“做人” , 只要看他懂不懂请客就行了 。
比如说李嘉诚叫你出来吃饭 , 你觉得他会在饭后和大家说“不如这餐AA制”嗎?当然不 , 因为大家都知道地位越高、身家越厚的人就越该请吃饭 。
法国社会学大师莫斯在他20世纪初的经典名著《论馈赠》里曾经力证 , 这套请客的原理不独中国专有 , 几乎全世界所有文化中都有“人情”和“面子”一类的观念;几乎全世界有权又有钱的人都要负责埋单 , 而且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 因为这么做才能彰显他们的地位 。
在莫斯引用过的例子之中 , 最有名的当属北美印第安部族的“夸富宴”了 。
话说每年秋冬 , 各部落无事可做 , 就聚在市镇里大摆筵席狂欢度日 , 有点像咱们过年 。 不同家族的酋长会轮流做东请吃饭 , 饭局上山珍海味毕呈自不待言 , 主人还要送给客人大量的金银珠宝、奇贝皮草 。 而客人呢 , 也不能空手赴宴 , 必得送上分量相当的礼物 。
为了显示身份 , 主人会源源不绝地回礼;再夸张点的话 , 要当场销毁礼品与自己的财货 , 意思是“这点小钱老子不在乎” 。 吃了人家一顿 , 其他家族当然也要回请 , 否则就会被人耻笑 。 为免辱没祖宗 , 回请时切记要吃得更豪华 。 一个冬季下来 , 这些部落竟能把全年辛苦积累的财产耗尽 , 而最豪爽的那一家就变成这一地区最威风的大人物了 。
【饭局|生活言论:请客吃饭的逻辑】不要以为这只是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 , 莫斯说得很清楚 , 送礼请客的酬报心理无处不在 。 吃过人家的饭、收过人家的礼 , 自然要如数奉还(如果不是加倍的话) , 这是人际往来的义务、社会关系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