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目的地是廓然大公( 三 )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不把知行统一起来 , 切实笃行 , 就不可能有真知 。 知行合一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 其实良知告诉我们要去做 , 阳明先生说“人须在事上磨 , 方能立得住” , 做事是知行合一的必然之路 , 没有做事上的磨练 , 知行合一只是浅尝辄止 。 人不断做事打磨的过程 , 是对知行合一深切体会的历程 , 成之事愈多 , 知行领悟愈深 。
如阳明先生带兵打仗 , 亦非一蹴而就 , 不把知行合一的思想磨练到纯熟 , 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 剿匪之初 , 王阳明也并非顺心如意 , 复杂艰巨的难题不会只出给前任剿匪官员 , 同样摆在了他的面前 。 可是怎么才能统好官、带好兵、调好粮、找好路、打好仗?
王阳明肯定读过不少书 , 包括兵书 , 但他读不尽天下之书 , 其实读书再多 , 也不代表能做好这些事 , 特别是打仗 , 因为 , “孙子曰:兵者 , 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也 。 ”“不可不察”四字就是知 , 认真去察就是行 , 察明白了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略又是知 , 调动兵将贯彻又是行 , 这里面隐含大量知行合一的事 , 任何环节空不得、假不得、虚不得 , 正是知之真切笃实 , 行之明觉精察 。
王阳明深知纸上谈兵之害 , 所以他活学活用 , 把兵法运用得灵活自如 。 他做事不拘一格 , 从不照本宣科、墨守陈规 , 而是循知行合一之道 ,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 让知与行高度统一又相辅相成 , 把事功做到最大化 。
后来他打的仗基本都打赢了 , 既不是偶然的 , 因为运气好;也不是他诡诈 , 因为深谙兵法 , 而是他得心应手运用了知行合一 , 把《孙子兵法》驾驭娴熟 , 在实践中打磨到了极致 。
《明史》评:“终明之世 , 文臣用兵制胜 , 未有如守仁者 。 ”但是无论打多少仗 , 我们要明白 , 知行合一不会出离良知 , 做事的方法有不同 , 良知永远都是立足点 。
知行合一要勤于省察慎独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 , 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 ”有事无事都要秉持良知反躬自省 , 正因为我们容易为物欲牵蔽 , 遮住良知 , 就更要谨慎小心地为人处事 。 知行合一的能力越强 , 省察越要紧 。
王阳明提醒我们:“破山中贼易 , 破心中贼难” , 心中的贼如贪念、嫉恨、自私、虚荣等等 , 常常袭扰我们内心 , 甚至蒙蔽良知 。
王阳明说:“心一也 , 未杂于人谓之道心 , 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 , 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初非有二心也 。 ”
程颐说:“人心即人欲 , 道心即天理 。 ”我们去人欲存天理 , 就要在做事中不断省察、克己、慎独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庸》更强调:“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 恐惧乎其所不闻 。 莫见乎隐 , 莫显乎微 , 故君子慎其独也 。 ”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 , 什么地方 , 有没有人在身边 , 都要谨慎戒惧 , 严格要求自己 , 防微杜渐 , 克制细微隐藏的私欲 。 这其实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 是省察与存养的统一 。 特别是当我们做事效率越来越高 , 成就业绩越来越大时 , 越要深刻反省自己 , 有没有“失其正”?有没有偏离良知?
知行合一当守此心光明
人的一生何其漫长 , 却又何其短暂?就像知行合一既浅又深的道理一样 。
阳明先生边做事、边讲学 , 很快就过完他短暂的一生 , 1529年1月9日 , 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 疾病困扰了他多年 , 得失沉浮转眼成空 , 生命再也无法意气风发 , 一生学识诉之不尽 , 只能留待学生和后人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