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源|元故事|博雅的诞生

《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于1982年5月24日 , 今天正是该庆祝四十周年的日子 。 不过 , 除这个“正式生日”之外 , 特区报还有个“非正式生日”——1981年6月6日 。
那天是星期六 , 农历辛酉年五月初五 , 恰值芒种节气 。 如果那天你正好经过深圳火车站 , 有人把一张报纸派发到你手上 , 那你就成了特区首家报纸的第一批读者 。 一报在手 , 你可能会有些惊讶:这是一张叫做《深圳特区报》的试刊号 , 报头下标明“试版第一期” , 对开四版 , 竖排繁体 , 彩色印刷 , 和当时内地党报面貌大不一样 。 而更新奇者 , 是头版下方刊登了三分之一版通栏彩色广告 。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你看见的这个广告 , 堪称深圳经济特区报业史上的第一批报纸广告 , 第一个头版广告 , 第一个报纸彩印广告;而且 , 是深圳第一家深港合资文化企业的广告 , 是深圳第一家文化企业的报纸广告 , 还有可能是第一个由美术专业人士专门设计的报纸广告 。 广告的主体内容是:深圳博雅画廊即将开幕 。
也就是前几天 , 2022年5月14日 , 我应邀在博雅艺文空间“博雅讲堂”给线上线下观众讲述“博雅的诞生”故事 , 其间我展示了上述那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博雅广告 。 我说 , “博雅是一个传奇 , 一个当年只有在深圳才能发生的故事 。 这个故事的价值甚至不在于它的现在 , 而在于它的诞生 , 它的历史 , 它的敢闯 , 以及它因此而获得的赫赫声名 。 1981年的夏天 , 一张开始试刊的报纸 , 和一家即将诞生的画廊 , 共同宣告了深圳一种新型文化的诞生 。 ”
雷子源|元故事|博雅的诞生
本文图片

第一份NFT藏品
在那天的“博雅讲堂”上 , 多亏身边小朋友用手机点来刷去的帮忙 , 我才拥有了此生第一份NFT数字藏品:原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吴南生一幅题字的数字图片 。 这是博雅艺文空间推出的首款数字公益藏品 , 免费发行一万份 , 上线不多时即争抢一空 。
吴南生的这幅字 , 原是博雅庆祝开业20周年之际他特意题赠的 , 主体是八个大字——“博采翰墨 , 雅聚群英” 。 而我看重的倒是大字左侧那几行小字:
“1980年筹建深圳特区同时举办博雅 , 是时百业待兴 , 而文化先行 , 盖有望于未来也 。 匆匆二十年矣 , 感创业之艰辛 , 喜特区之兴盛 , 因记并以志庆 。 ”
吴南生是深圳博雅的首倡者与拍板者 , 也是最早预测特区文化必然兴盛的深圳领导人 。 那一代决策者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 , 常常让我有“惊艳”之感 。 在《书市与江湖》中 , 我曾引用过博雅首任总经理雷子源忆述吴南生对香港文化界朋友讲过的一段话:“你们相信吧!特区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 必然会带来文化建设的高潮;欢迎你们捷足先登 , 来深圳投资兴办文化事业 。 ”就是在那次见面时 , 吴南生嘱咐雷子源说 , 你们和香港朋友合计商量一下 , 可以先搞个画廊 , 展示中华传统书画和文房四宝等 , 给特区开一扇文化之窗 。
吴南生是在1980年初夏的一天说这番话的 。 雷子源后来回忆说 , 那天天气有点闷热 , 送走香港朋友后 , 吴书记拉着他一同乘车来到一个临海的山坡上 , 一边四处打量一边说:“这里能不能搞个文化村?可以邀请海内外文化名人来这里自己出资建房 , 作为创作休憩之所 。 ”又指着远处一片海滩说 , “等条件成熟时 , 可以在那里建个码头 , 连接香港 , 为这些名人搞中外文化交流提供方便 。 ”雷子源感叹说:“这一席话 , 该是描绘深圳经济特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初草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