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安石,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期间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他的诗歌 , 认为他也是一位诗人 , 但其实不止于此 , 王安石还是北宋时期一位政治家、改革家,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变法 。一般来说,变法就是图强,为了国家的发展,可是王安石的变法,尽管我们现在看来很有意义,但在当时却有很多人反对,而且这些反对的人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正直之士 , 例如苏轼、司马光等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苏轼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变法有什么弊端吗?】提起王安石,我们自然会想起“熙宁变法” 。人们今天对这场改革评价极高,然而 , 在当时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一般的观点认为,王安石的反对者都是些守旧势力 。但认真读史就会发现王安石的支持者基本是些投机的奸臣,而反对者却都是些君子 , 如苏轼、司马光、程氏兄弟等 。
按道理来说,苏轼、司马光等人并非不明事理之徒,那他们为何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守旧势力,变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吗?这个解释说实话不具有太强的说服力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很多政治家都认为王安石不具有宰相之才 。如三朝元老韩琦,此人可是推行过“庆历新政”的人,深谙变法之道,因此他的话很具权威性 。他曾苦口婆心地对神宗皇帝说:“王安石是个出色的翰林学士 , 但当宰相绝对是不合格的 。”其实 , 这不仅是韩琦一个人的看法,可以说是时人的共识 。那么既然王安石不适合当宰相,历史又为什么选择了他呢?
文章插图
根据《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苏轼责曾公亮不能救正朝廷,公亮曰:“上与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曾公亮曾经举荐过王安石 , 但后来对他做的一些事并不赞赏 , 于是王安石便将其排挤出朝廷 。曾公亮此言可谓是一语中的 , “上与安石如一人”,神宗皇帝全力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事业,对他言听计从 。为何如此呢?这也是机遇吧!让王安石遇到了神宗皇帝 。神宗皇帝当时年仅十七岁 , 正是血气方刚之际,渴望建功立业 。面对西夏的侵扰、燕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神宗皇帝早就想一展宏图了 。这时王安石提出军事改革、经济改革的方案,可以说正合神宗皇帝的心意 。因此 , 俩人一拍即合 , 君臣联袂 , 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熙宁变法” 。
那么 , 王安石究竟为什么不适合做宰相呢?我们来看看王安石的个人气质、性格就明白了 。
文章插图
首先,王安石最大的特征太过狂妄、刚愎自用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 是有文献依据的 。根据阮阅的《诗话总龟》记载,王安石被罢相之后,回到金陵住在州东的刘相故宅,在厅上题字曰:“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诸葛亮是蜀汉贤相,受到人们的赞赏,王安石在这里却对其极尽嘲讽,大有自己之才过于卧龙的感慨 。此外,根据宋人笔记《默记》记载,王安石高中进士以后 , 时任枢密使的晏殊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专门设宴请他喝酒 。
期间晏殊对其推心置腹地说:“咱俩都是江西老乡 , 我送你八个字‘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这本是晏殊经历了宦海沉浮以后的肺腑之言 。但是王安石回到客舍,颇为不屑的说道:“晏公为大臣而教人者以此 , 何其卑也!”此后他更看不起晏殊,认为一个宰相却喜欢填词宴饮,这个国家肯定是治理不好的 。
- 霍去病杀了李广的儿子,为什么汉武帝没有责怪他?
- 孙夫人面对赵云和张飞,为什么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 红酒为什么要醒酒呢 为啥喝红酒之前为什么要醒一下
- 为什么总是我去迁就别人 为什么要迁就别人
- 项羽分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自己找一个富庶的地方?
-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
- 马超明知道自己家人在曹操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
- 刘邦为什么总是一个小人的形象?他真的是小人吗?
- 中年女性相亲 中年人找对象
- 为什么大年初一不能叫名字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