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学习打卡第12天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学习打卡第12天 语言学概论试题

文章插图
第十章
第二节 文学写作中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
比喻:“像、如、仿佛” 。
拟人:模仿一模一样 。例如“他夹着尾巴跑”
夸张:“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双关:一句话两意思 。
借代:用本体的特征或本体的一部分来“做代表”,包括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称代通称、以具体代抽象 。
2.文学写作中的语言形式
口语语体:①谈话体;②演说体;③讨论体 。
书面语体:①宣传体;②科学体;应用体
文学语体:国外:抒情作品、叙事作品、戏剧作品;国内:诗歌、戏剧、散文、小说 。
3.对偶三种类型
正对:前后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 。例如: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反对:前后两句意义相反或相对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串对:前后两句意义相连,也叫“流水对” 。例如:野火烧不?。?春风吹又生 。
1. 排比——一种修辞手法,至少3句
2. 反复——重复使用一些相同的词语甚至相同的句子 。
第十一章
第一节 语言就是一种文化
1.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1)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
(2)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3)民族文化有一定的推动力量,可能影响语言的形式 。
2.文字中的文化线索
【语言学概论学习打卡第12天 语言学概论试题】(1)汉字中可以看出古代生产方式的沿革 。
(2)反映古代风俗制度的变化 。
(3)反映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 。
3.词语中的文化信息
(1)词语的来源可以发现民族文化的踪迹
(2)词语的构造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特征
(3)词语的引申义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展 。
4.特殊语言成分的文化含义
(1)“数字”——西方人认为十三不吉利(《圣经》)
(2)“人名地名”——姓姜、姬(母系氏族);伯仲叔季(家中排行)
5.文化变迁
(1)吉祥话
(2)称谓语
(3)“广告语”的人文色彩 。如“毫末技艺,顶上功夫”一语双关
6.词语的借用和民族文化
(1)从西域诸国借入了“葡萄、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琉璃、琵琶” 。
(2)佛教的传入——从梵语借入了“佛、菩萨、罗汉”
(3)元代时从蒙古语借入“胡同、站、蘑菇”等词
7.语言与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民族文化对语汇的影响 。类义词、多义词的引申义及专有词语的泛化用法 。
第十二章
第一节 语言的应用价值
1. 语言的应用
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
2. 语言和其他科目的联系
(1)语言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联系;(民族问题和国际政治研究、历史学和考古学、文学、文化学、哲学、逻辑学)
(2)语言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系;(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数学)
第二节 生物科学和人的语言能力
1.语言产生的条件
发达的大脑(小脑:控制人体平衡;脑桥;连接左右两半球)
灵活的发音器官(发音功能)
2.大脑的单侧化现象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左右两个半球
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平衡,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也不同 。
左半球:语言+抽象的思维活动;(数学逻辑语言等)
右半球:直观动作+形象思维活动 。(音乐美术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