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夫|文学苏军新观察|赵本夫:一条鱼的启示

赵本夫|文学苏军新观察|赵本夫:一条鱼的启示
本文图片

江南文学瑰丽细腻、苏北文学雄浑质朴、里下河文学则兼得雄秀 , 这是文学史里文学苏军构建的文学版图 。 真正走进这些城市隐者、人生智者、社会观察者的世界 , 或许你会有更多发现 。 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协联合推出《文学苏军新观察》为题的系列微纪录片 , 以代表作为基石 , 对话江苏作家群体 , 打开他们的“文学日常” 。 他们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 , 打捞历史与沉浸现实 , 驾驭笔底波澜 , 吐纳世态人情 , 恰如繁星闪烁生生不息 。 首期推出赵本夫《荒漠里有一条鱼》 。
被“颠覆”的“无土时代”
首期《一条鱼的启示》走进赵本夫的家 , 由此通向文学记忆的深处 。 院子里有一棵他最喜欢的树 , 每次走过都会摸一下 , 树身一处已经被摸得光滑了 。 女儿调侃他像个老农民在小区里溜达 , 如同巡视“地球上的赵家庄” 。 “在我们老家 , 在黄泛区 , 老百姓都有植树的习惯 , 树长大了可以作为木材 , 困难的时候还可以救人 。 ”怀着对树的深厚感情 , 赵本夫在《荒漠里有一条鱼》里讲述了拾荒人聚居的沙漠村庄鱼王庄 , 一百多年来在贫困艰难屈辱中顽强求生存、终将荒漠变为绿洲的故事 。
赵本夫|文学苏军新观察|赵本夫:一条鱼的启示
本文图片

从“地母三部曲”开始 , 赵本夫用作品回归自然 , 越来越深地潜入土地深处 。 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 故乡混合着牛嘶马叫和庄稼拔节生长的热闹与嘈杂 , 常令他魂牵梦萦 。 他也用长篇小说《无土时代》“反抗”钢筋水泥、霓虹闪闪的现代都市 , 寄托田园追求 , 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 。 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帮赵本夫开启“城市田园”的 , 是“实践派”老伴儿 。 女儿赵允芳说 , 老妈有一种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 “我妈告诉他‘我开出了一片土地’ , 在里面种了16种蔬菜 , 精心地运用每一块地方 , 用实际行动颠覆他这个理论派 , 我爸就很开心 。 ”当然 , 大多数时间待在书房里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 业余掺和种地、做饭的赵本夫 , 经常会被“嫌弃” , 比如浇水不到位 。
赵本夫|文学苏军新观察|赵本夫:一条鱼的启示
本文图片

当下人们对抗疫情 , 在家里阳台开辟种菜一角 , 在这里 , 甚至能收获南京人爱吃的自种香椿 。 高高的黄瓜架 , 名为“自由精神”的藤本月季浪漫蜿蜒 , 还有绿意盎然的葡萄藤 , 赵本夫家位于顶楼的“小菜园” , 是江苏文学圈的“心头好” 。 去年许多人上门来收赵本夫亲手种的黄瓜 , 成为圈内文化盛事 。 路过的小鸟也不用偷 , 吃得悠闲自得 , 专门有一筐菜是留给它们的 。
赵本夫|文学苏军新观察|赵本夫:一条鱼的启示
本文图片

回望家乡 , 并超越它
“母亲曾告诉我 , 那是一条真实的鲤鱼 , 大得吓死人 。 黄河决口后 , 它搁浅在城北一片沼泽里 。 发现它时 , 已是遍体鳞伤 , 只在腮边含一团泥浆 , 它不仅顽强地活着 , 而且身上剩下的鱼鳞依然金光闪闪 。 ”赵本夫说 , 小时候母亲讲的真实故事 , 给少年时代的他留下深刻记忆 , 鱼活得那么艰难 , 所以想用这部小说隐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辉煌 , 怎么挺过那些艰难时刻 。
赵本夫对年轻人说 , “善良以立身 , 志气以立世 。 ”翻开老照片 , 1981年赵本夫留下初踏文坛的青涩影像 , 厚积薄发的33岁年轻人凭借《卖驴》震动文坛 , 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还有1985年 , 这个徐州小伙沿着黄河古道采风时数帧留影 , “我的家乡是黄泛区 , 对当地人这一百多年的生活影响巨大 。 ”2020年推出的《荒漠里有一条鱼》就取材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