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铁流东进》:寻找的初心与追随的决心

作者:刘笑伟(《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 , 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话剧院最近创排、上演的话剧《铁流东进》 , 在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方面 , 进行了新探索 , 取得了新突破 。 《铁流东进》根据作家季宇刊发在《人民文学》的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 。 “东进 , 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抗日战争中 , 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战场 , 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 , 在华中敌后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用艺术形式充分展现这段光辉革命历程 , 是艺术工作者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
|话剧《铁流东进》:寻找的初心与追随的决心
本文图片

《铁流东进》剧照 王昊宸摄
从本质上讲 , 《铁流东进》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 。 在剧中 , “孙子”贺电在现实中“寻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爷爷的身份 , “爷爷”李安本在历史中“寻找”战友们的光辉足迹 , 观众则随着祖孙两代人的视角 , “寻找”着新四军革命先烈的初心 。 “寻找”是“代入式”的 , 它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与情绪 , 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探寻历史的冲动 , 从而完成了舞台艺术与观众的互动 。 在“寻找”中 , 皖中独立师第三团与日寇激战白马山的历史隐隐呈现;在“寻找”中 , 彭大刀、小柴火等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在“寻找”中 , 作品完成了主题的升华:对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 , 对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的自觉传承 , 对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珍惜与自豪 。
《铁流东进》在“以小见大”中完成了作品的情感传递 。 剧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 , 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剧中人 , 都是我们身边可感可触的 。 顾团长的礼贤下士、杜参谋的书生意气、彭大刀的快意恩仇、小柴火的单纯可爱……这些小人物的信仰力量 , 小人物的牺牲奉献 , 小人物的蜕变转化 , 能够格外引起青年观众的共鸣 。 “太平本是烈士定 , 从无烈士享太平”“军人离开战场有两种方式 , 凯旋或牺牲” , 这些高度凝练而朴实无华的话语 , 也让青年人难以忘怀 。 作品对主题的升华也是通过吸引年轻人的电波密码完成的 。 “嗒嗒嘀嘀嘀 , 嘀嘀嘀嗒嗒” , 这既是革命先烈从历史深处发出的红色电波 , 也是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先烈“这个盛世如您所愿”的深情回应 。 情感的交互渗透和巨大冲击 , 就在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 , 狭小的几十平方米的舞台上得以完成 。 这些新意充盈的年轻态叙事 , 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的艺术空间 。 此外 , 剧中的舞美设计也是“小而精”的 。 舞台上高低不一的白色矩阵 , 排列成摩尔斯电码符号的形状 , 既写实又写意 , 可以完成无数个场景的排列组合 。 应该说 , 导演用这种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故事 , 突破幕场的设置使节奏更快 , 通过情感的冲击使戏剧更具张力 , 是颇具艺术功力的 。
该剧忠实于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被日寇围困于白马山、后又成功突围东进的史实 , 但在如何讲述故事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 高度写实与大胆写意的交织 , 使这部话剧充满了艺术魅力 。 两代人的冲突、两个时空的交织、两种观念的矛盾 , 使该剧充满了悬念 。 该剧场景的转换不是通过场次实现的 , 而是通过叙述中历史与现实的自然转换 。 在舞台表现形式方面 , 该剧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 特别是表现李安本在第三团无线电培训班当教员的场面 , 通过两根竹竿 , 模拟了他受伤坐在滑竿上被抬上山的姿态 , 也表现了三团官兵学习无线电发报的场景 。 这种在现代剧中大胆运用传统戏曲写意手法的探索 , 增强了话剧的艺术力表现力 , 值得充分肯定 。 此外 , 在背景音乐中加入了摩尔斯电码的元素 , 用男声合唱与哼鸣的方式表现出来 , 在“滴滴答答”的循环往复中 , 既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李安本脑海中的声音暗合 , 又表达出了激昂深沉的情感和神圣庄严的旋律 。 这些都丰富了作品的精神意蕴 , 彰显了话剧的美学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