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 , 弗洛伊德所受到的推崇和批评 , 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 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 是现代世界最富有革命性意义的理论之一 , 而批评其精神分析学说“不是科学”也几乎快要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了 。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 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
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学生来说 , 刚接触弗洛伊德可能是一种时尚、一种浪漫 , 并且能随口说出精神分析法专有术语 , 可是在了解到更多知识后就改变了 , 仿佛一定要批评几句弗洛伊德“不够科学”才是有意义的 。 这正是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处境的一个侧面 。 可以说 , 了解弗洛伊德“不科学”与了解弗洛伊德本身一样普遍 。
在流行的影视剧中 , 也可以看见弗洛伊德“不科学”的影子 。
电视剧《性爱大师》(Masters of Sex)的主人公威廉·马斯特斯(William Masters)和助理弗吉妮娅·约翰逊(Virginia Johnson)共同探索人类行为科学 , 当他们第一次完成颠覆性实验 , 在做学术报告时 , 开篇即毫不客气地批判弗洛伊德的“荒谬”“不科学” 。 因为他们已经用实验研究证伪了他的假说 。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马大帅》第二部(2005)剧照 。
在国内 , 电视剧《马大帅》有这么一个场景 , 马小翠的舅舅范德彪开了一家“解梦馆” , 馆内赫然挂着一副对联:“古有奥地利国弗洛伊德 , 今有辽北地区范德依彪” 。 这个经典的镜头如今想来依旧会让人放声大笑 。 在某种意义上 , 这个镜头真的构成了一个精准的寓言 , 直指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在当下的处境:一方面 , 弗洛伊德的形象频繁出入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中 , 成为“最出圈”的经典学者之一 。 另一方面 , 他和精神分析在现代实证科学大行其道的潮流中 , 常常被质疑是一种“江湖骗术”式的“伪科学” , 仅在文化或精神意义上得到承认 。
我们或许并不知道 , 其实“不够科学”的精神分析学说曾经也试图走进“科学”的神殿 , 成为一门理性的、科学的学说 。 而正是这个科学化的过程埋下了它被边缘的线索 。
采写丨刘亚光
|努力成为科学的精神分析,为何最终被指责“不够科学”?
本文图片

《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 孙飞宇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2年2月 。
“不科学”:一种学术批评风尚
精神分析一直是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受争议的理论传统之一 。 从诞生地奥地利 , 到其逐步扩散影响力的美国 , 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够科学”的批评从未间断 。 批评者中也不乏名人 , 例如 , 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就直指精神分析是一门“伪科学” , 因为它“产生了许多无法凭经验反驳的假设” 。 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彼得·梅达沃(Peter Medawar)也曾表示 , 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超出了科学的能力范围 , 比如有关人类生活目的的问题 , 再比如精神分析这类“以人性为主题的研究” 。
及至今日 , 即便精神分析几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遭遇边缘化 , 这种批评的声浪也呈有增无减之势 , 而且批评的理由也更加的“理直气壮” 。 比如 , 2021年发表于《怀疑论者》杂志的一篇名为“精神分析:科学还是伪科学”的文章就指出 , 精神分析的结论经不起可重复的检验 , 相关结果也难以累积 。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题内容多变” , “晦涩且难以理解” , 这些都让其很方便地能够逃脱科学共同体的审视 。 文章还引用了科学史学家弗兰克·萨洛威的一句评价:“精神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