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为什么不向宋神宗进献先皇诗抄拓本

宋太宗、仁宗都曾在大名府郊外畋猎,并题数十首诗,被守臣贾昌朝刻在石碑上 。韩琦到大名府任职后,把这些石碑藏在班瑞殿的衬壁内 。韩琦为什么不向宋神宗进献先皇诗抄拓本呢?

韩琦为什么不向宋神宗进献先皇诗抄拓本

文章插图
宋太宗、宋仁宗都曾经在京师大名府郊外狩过猎,其间也雅兴大发,题写过数十首诗词,贾昌朝任大名知府时就把这些诗词雕刻在石碑上 。
韩琦在宋神宗时任河北安抚使并留守大名,却刻意将那个刻有先皇诗抄的石碑藏在班瑞殿的衬壁内 。
有人就劝韩琦应该将那些诗词临摹拓本呈献给当朝宋神宗 。
韩琦说:“撰写保存就可以了,何必呈献呢?”这人最终也没有明白韩琦的用意 。枢密副使韩绛来到大名以后 , 就把临摹拓本呈献给了神宗皇帝 。
韩琦听说此事,叹息道:“过去我难道不知道进献给皇帝取悦龙颜?只不过顾虑到皇帝正在决意平定四夷,不应该用先皇狩猎诱导他分心罢了 。”
石守道编撰有关太祖、太宗、仁宗三朝皇帝政绩的《三朝圣政录》一书,将要呈献皇帝 。
有一天他来向韩琦求证一些实质意见,韩琦就指出书中描写的几件事,其中一事是:宋太祖因为沉迷一个宫女,经常延误上朝时间 。
群臣对此颇有意见,太祖也有所觉悟 , 就趁着那个宫女熟睡之时,把她杀了 。
【韩琦为什么不向宋神宗进献先皇诗抄拓本】韩琦说:“这等事情怎么可以做为万世效法的典范呢?已经沉迷于她,却又因为讨厌自己的溺爱之行径而杀了她 。她有什么罪?假如以后再有宠爱的宫女,那就杀也杀不过来了 。”于是就让石守道删除了书中所记载的相类似几件事 。
石守道十分佩服韩琦的精到见解 。
原文:太宗、仁宗尝猎于大名之郊,题诗数十篇,贾昌朝时刻于石 。韩琦留守日,以其诗藏于班瑞殿之壁 。客有劝琦摹本以进者 。
琦曰:“修之得已,安用进为?”客亦莫谕琦意 。韩绛来 , 遂进之 。琦闻之,叹曰:“昔岂不知进耶?顾上方锐意四夷事,不当更导之耳 。”
石守道编《三朝圣政录》 , 将上 。一日求质于琦,琦指数事:其一,太祖惑一宫鬟,视朝晏 。群臣有言 , 太祖悟,伺其酣寝,刺杀之 。琦曰:“此岂可为万世法?已溺之,乃恶其溺而杀 。彼何罪?使其复有嬖,将不胜其杀矣 。”遂去此等数事 。守道服其精识 。
怪不得欧阳修对韩琦评价极高:盖(杜)衍为人清慎而谨守规矩,(范)仲淹则恢廓自信而不疑,琦则纯正而质直 , (富)弼则明敏而果锐 。
四人为性,既各不同,虽皆归于尽忠 , 而其所见各异,故于议事,多不相从……此四人者 , 可谓天下至公之贤也 。平日闲居,则相称美之不暇;为国议事,则公言廷诤而不私 。
以此而言,臣见衍等真得汉史所谓忠臣有不和之节,而小人谗为朋党,可谓诬矣 。临大事 , 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 , 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