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即吴太祖 , 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在位共23年;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 , 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孙权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他刚刚打下了荆州,得罪了刘备 。所以立刻向曹操献媚 , 希望曹操跟自己结盟 。当然了他的姿态比较低,表示要臣服于曹操,希望曹操能够称帝做皇帝 。
孙权这如意算盘打得响,曹操将计就计,要他派质子 。孙权才没那么傻 , 一兵一卒一寸土地都不可能给曹操 , 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孙权对曹操劝进只有一个目的 , 希望曹魏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付孙权,这样孙权才能集中精力应付刘备 。
曹操已经老了 , 孙权抓住了这个条件 。
当时曹操已经六十出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曹操的寿命其实已经不算小了 。这个时候的曹操到底有没有篡位称帝的心思呢?要说没有那就是丧良心 。孙权是最懂曹操这个心思的人 , 因为孙权也想称帝 , 可是他目前的实力不允许罢了 。所以孙权这个时候撺掇曹操称帝 , 那是勾起了曹操最渴望达到的目的 。
曹操到底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建立自己的帝国 , 到底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 。其实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 , 因为没多久他就要去世了 。所以说他要想称帝,这两年是最好的机会 。称帝以后 , 他就会留名青史,好歹也是帝王中的一个了 。可是同时也能给曹操带来无限骂名,比如说他是汉贼 , 是篡汉的罪魁祸首 。孙权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所以一个劲儿地希望曹操篡汉自立 。“孙权上书称臣 , 称说天命 。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已来 , 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 , 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 。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黄家当兴” 。殿下应期 , 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 。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 , 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
![孙权曾撺掇曹操称帝,但曹操并未上当](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6/1321331441-0.png)
文章插图
这是三国领袖都想做的事情,可是孙权不想背负这样的骂名 。他就想等着曹操称帝以后 , 找机会再为大汉报仇,这么一来他就有了收买人心的资本了 。
当初曹操打着重整汉室江山的旗帜 , 吸引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前来投靠 。这些人才也会因为曹操背叛了大汉王朝而在曹魏内部制造混乱,这也是曹操所不想看到的,却是孙权极为希望看到的事情 。
曹操为啥没有上当呢?他为什么没有称帝?
曹操又不是傻瓜,孙权的小心思他看得非常清楚 。他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会上当的意思 。
曹操为什么会觉得称帝是放在火炉上烤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当初袁术称帝的时候 。袁术刚刚称帝,他手下大将孙策就带着江东的地盘 , 宣布独立,跟袁术划清界限 。
此后天下诸侯对袁术都是各种辱骂声讨,不久之后袁术集团就被消灭了 。由此可见那个时候称帝,时机非常不成熟 。
曹操的时机要比袁术好得多,因为曹操已经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 。可是在他看来,时机还没有那么成熟,因为他依旧会面临这么几个问题 。
- 孙权为什么杀关羽?看似冲动,其实有它的必然性
- 曹羲:三国时期曹魏学者,曾进行《论语集解》的编著
- 襄樊之战蜀汉这边关羽战死 孙权和曹操都死了哪些大将
- 太史慈投降孙权之后 太史慈为何就"销声匿迹"了
- 东吴火烧连营打败蜀汉却主动求个 孙权是良心发现了吗
- 如果孙权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又会被如何处置?
- 赵云曾和许褚单挑不分胜负,若换成吕布又会如何?
- 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关羽究竟该如何处理?
- 孙权为什么要处死陆逊 两人之间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 孙策不是有自己的儿子吗 孙策最后为何传位给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