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自打成为太子之后便处处谨言慎行,生怕造成任何逾矩和差错最终成了被他人横加利用和诬陷的突破口 。
心思狠毒的武惠妃为了帮亲生儿子寿王李瑁夺取太子之位,就从李亨的妻族那边寻找可以栽赃嫁祸的事端,不久,李亨的太子妃还真就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害怕遭到牵连的李亨为了自保不得不独善其身,接连休掉了3个妻妾以证清白 。
因为贪恋权势,唐玄宗在位40余年都不肯禅位给太子,可怜那李亨在太子的位置上足足蹲了18年之久,整日忧心忡忡、苦不堪言 。
因为日日都忘不了父皇往昔是怎样狠心地处置3位手足兄弟的 , 所以李亨虽然年纪尚轻却已然满头白发、面容苍老憔悴,害怕某一天自己也会无端遭来横祸、性命不保 。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彻底看透了父皇李隆基既凉薄又贪私的本性,在马嵬坡哗变发生后,李亨便决定抓住契机,与心腹和亲信共同暗中谋划一条可以展身立足的新出路 。
后来,李亨带着军队和人马留守在原地抵御叛军乱党 , 而李隆基则带着后宫女眷逃向了巴蜀之地 。
经过了三灾八难之后,李亨不愿再唯唯诺诺地卑微苟活,他在宦官李辅国和众将士的拥护下,于公元756年夏在灵武即位称帝,同时遥尊身在巴蜀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
文章插图
权力易主、亲信被逐,李隆基到死也想不通为何儿子李亨会那么狠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的元凶安禄山死于非命,李隆基由巴蜀重返长安,居住在兴庆宫内,称太上皇 。
宦官李辅国因为已经站到了唐肃宗李亨的一边,便屡次顺着李亨的意思说一些不利于太上皇的坏话,而且还提醒唐肃宗李亨要提防太上皇李隆基卷土重来、秘密谋逆 。
眼看着肃宗李亨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多心”之言,李辅国便自作主张地“制裁”起了李隆基:为了避免太上皇李隆基与臣子、外戚多加联系及亲近,李辅国命人将李隆基从兴庆宫迁居到宫闱最深处的太极宫中,并禁止任何宫眷、皇子皇孙亲近李隆基 。
晚年的李隆基经常形影相吊地枯坐在太极宫内,没有了宫妃相伴、没有了亲信叙话、没有了儿孙绕膝,很快,这位年逾七旬的太上皇便失去了昔日的矍铄和神采,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
公元762年 , 已被囚禁了3年的李隆基独自在寂然之中死去 , 结束了他那跌宕起伏、丰富传奇的一生 。
文章插图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功过均十分突出,他的人生经历亦非常人可比,但他在生命的最后那几年里一定想不通为何亲生儿子李亨要那么苛刻地孤立他、狠心地对待他,不但剥夺了自己与人沟通交谈的权力,还让他与天伦之乐无缘,让老态龙钟的他在孤独和凄凉之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
也许更加直白一点说,李隆基之所以在儿子李亨登基称帝后遭到苛待和漠视,实则完全都是他咎由自取的后果,如果唐玄宗李隆基当初能对诸位皇子们柔善一些、信爱一些,断然不会使太子李亨整日忧惧不已,亦不会令这对皇家父子的关系表面上以礼相待、实则已经日渐发展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
- 李隆基当初受到了什么刺激 李隆基为什么会一天里连杀三个儿子
- 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为什么斗不过李隆基?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就退位成为了太上皇 李渊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 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子嗣?都是什么结局?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没有杀掉李渊?
- 为什么说李世民喜欢寡妇
- 李世民却把秦叔宝排在凌烟阁的最后一位呢?
- 李世民为什么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他是如何赢得这个称号的?
- 太穆皇后窦氏:李渊的结发妻子,为其初定大业提供帮助
- 李渊为何以谋反罪处死了刘文静?刘文静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