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的说法 为什么有7年之痒的说法

谢谢邀请!
七年之痒,还真的有这么回事 。象这种明显是大众经验总结的论断,因不知其所以然 , 所以,尚未走到这个关口的年轻夫妻,往往不以为然,总会觉得与己无关 。
我以个人体验来分析反思为什么?希望对有缘人有帮助 。
那时候,当我牵着爱人的手在小区里散步时,手的柔软温暖,让我自觉很幸福;当夜深了虽然离家尚远,但爱人已经上车 , 在车厢小小的空间里,息息呼应,仿佛已经到家,真切感受到爱人就是家;当与爱人在相邻较近的两个大楼上班,中午那短暂的饭点还要约着一起吃饭,同事自然是要笑话的,但我们也很享受那种羡慕的眼光 。
这种时刻,我已知道有七年之痒的说法 , 我真切的记得 , 我好幸运?。?这个说法对我而言不过一个说笑罢了 。
然后呢,不用猜你也知道了 。
七年之痒,因人而异,指大致的一个夫妻婚姻关系的重大考验关口,不一定非要在第七年,可以前后误差一两年,其实指的是婚姻年龄,每对夫妻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做为一个社会心理达到一定的成熟度的个人,进入婚姻家庭生活到这个时点 , 面临做一个前段人生的总结,需要承上启下的一个状态 。
这有个形象的比喻是,从一楼升到二楼的台阶,一般来讲,比较节约空间的合理的作法,是中途有一个平台停顿,转角,再向上攀登 。七年之痒,大致就是这个转角平台 。
前面上过了一段台阶,基于年轻未婚时代的元气热情,人生经验少比较稚嫩的同时也意味着纯真的初心,即使有远大的理想,这时期需要去完成的人生责任 , 也就是稳妥的跨出第一步,不求大成,但愿无过,先铺垫一个基础和样式 。具体的说就是成为社会人,一个成家立业 , 从原来的,被各种既成的社会主体,父母、亲友、师长、公司上司等等期待的对象,转换成,自己就是一个社会责任主体 。
从被动转换成主动,从他人的评价期许中认识自己,换成了自己评价认知自己,他人的评价认识不再是一种期待而是切实的态度与人际关系 。总之,自己为人的责任感落实了,从知落到行了 。
当然,具体个人的人生与选择多种多样,但是上述的是一种共性,抽象的普适的 。夫妻俩人都含含糊糊的也是一辈子 , 没有人有这个责任与能力去如何左右你 。积极点的人生就会另起波涛 。
我到第八年时,家庭关系依然是很好的,小康日子也过得还算可以 。但是,如上文分析,静下来想想,我这一生不可能就这么在这么狭小的世界里一眼看到头吧?受了这么多的教育 , 少时的济世的理想,既使不是轰轰烈烈,但也不可能就这么平淡打发人生吧?这么个样子,今后也没法面对孩子?。?
不行,我肯定得折腾点东西出来,说的冠冕堂皇些,做为一家之主,男人是天,整个家族成员的社会生存空间,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都系在自己的打拼上 。不去闯关,你就得陷入精神上无米之炊的境地,夫妻之间的对话慢慢就没劲了,你就再难看到什么神彩飞扬的表情了 。同事朋友的社交也会没面子没意思 。虽然,她嘴上并不赞同 , 说就这样过个小日子也很好,但是,做为男人,我不能想象与接受平庸与碌碌无为 。
接下来,我放下之前的事业上的所有,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工作技能,到新的地方重新开始 。结果,七年之痒降临了 。
【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的说法 为什么有7年之痒的说法】反省反思起来 , 为什么前面的七年能过得好好的,后面就不行了呢?我们在思想认知上予设了一个见解,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建立在上一个阶段之上的,其实不对,人生的阶段性行为前后可以有连续性,可以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本质上是齐平的并列关系 , 它们有更基础的共同的源头 , 即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