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什么人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 。《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 , 赵国的廉颇、李牧 。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 , 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 , 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 。

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此为战国后期秦灭六国时的四大名将,他们生活在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主要战争都是秦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至于前期七国并强时的吴起、孙膑(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冲杀,严格来说不算将,与张良类似)、乐毅等人,其军事思想、统兵能力、作战方略等未必比以上四人差 。但是吴起 , 孙膑,乐毅等都没有遇到过秦孝公之后的秦军,而那个时候的秦军是最强的 。更为重要的是,起翦颇牧是千字文为了押韵和对仗而选出来的 。
首先被确定的是李牧,宣威沙漠形容的便是他 。而确定了李牧之后 , 和他合称颇牧(在古时颇牧被认为是名将的代称)的廉颇自然也会入选 。而为了对仗公整 , 自然还需两人 。说到战国名将,白起无疑是必然绕不过去的,因此他自然而然的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和他在史记中合传的王翦,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此,战国四大名将并非意味着战国最杰出的四位将领 。
其中比较让人了解比较深刻的人物就是廉颇,在我们课本就有一篇关于这个人物的介绍 , 那就是负荆请罪 。当时的廉颇颇为傲气 , 不服蔺相如的才能,感觉他只是靠嘴皮子的功夫才做到现在的位置上面去的,所以他在外面一直宣扬要羞辱蔺相如 。
【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什么人】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一直退让,廉颇知道就主动背上荆条去蔺相如的门上请罪,这就是著名的负荆请罪 。从这里可以看出廉颇勇于承认自己错误,敢于面对自己,也正是由于他这种品德最终跟蔺相如成为生死之交,也让他成为战国赫赫有名的一员战将 。不过他最终的结果确实十分的悲惨,只能远离赵国,郁郁而终 。